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1章 龙芯公司(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cpu生产线不是说做就能做出来的,必须要有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才有可能做出来。至于图纸、技术什么的,刘士卿倒是不缺。

    “人都说刘总勤俭,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非虚呀。”李国栋进了办公室,打量了一番后,唏嘘不已。

    刘士卿呵呵一笑,“卢院长,我还不至于腾不出时间来和朋友聊天的。”

    最迫切的一个问题获得比较圆满的解决,郭倩蓉没有必要再留在刘士卿的身边,给他当助手了,她开始筹建一个以她为首的科研小组,全力以赴的解决单兵防护装备的难题。

    卢永祥呵呵一笑,“刘总,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谈谈。对了,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国栋。是我的同事,华夏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两院院士,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龙芯公司的总工程师兼总顾问,老李,这位就是我常跟你说的刘总了。”

    这也说明,刘士卿能够在信号接收器提供给他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了,这也是让他感到高兴的地方。

    刘士卿笑了笑,“不错,我要不是为了生产微处理器,就不会花几十个亿去买cpu生产线了。”

    就在刘士卿琢磨着其中的一些细节的时候,守在实验室外面的段丽怡走了进来,“老板,卢院长来了,说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刘士卿安排杨诺婷、康永恒等人一块儿陪着郭倩蓉进行面试。他坐在实验室的办公室里面,坐在老板椅上,两条腿翘到桌子上,闭着眼睛在哪里琢磨着事情。办公室里面就他一个人,郭倩蓉、杨诺婷走的时候,把厉筱潇也给拉走了,他倒是落得清闲。

    刘士卿点点头。这事也没有什么好瞒着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他只是有些好奇,卢永祥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个消息的。tel公司和ad公司肯定不会主动告诉卢永祥的,或许这两家公司里面有谁再跟卢永祥通风报信。

    刘士卿笑着和李国栋握了握手,然后请卢永祥还有李国栋进了办公室。刘士卿这间办公室的面积并不大,也就十个平方左右,里面有四张办公桌,还有几个文件柜,再加上激光打印机之类的办公用品,显得很是拥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里是燕京大学给刘士卿的地方,不是在刘士卿自己的地盘上,能够在实验室中分隔十平方的面积出来做办公室,已经很不错了。

    一想到这里,刘士卿心中还是有些窃喜的,毕竟在现有条件下,对一个成熟的成品进行改造,并且还要达到相同的功能,没有一定的改装水平,和对电子元器件、作用原理等的深刻了解,是根本不可能改造成功的。

    即便是在未来世界,也不是什么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的。很多时候,也是讲究成本的。

    理清其中的关窍之后,刘士卿决定暂缓做光芯片和生物芯片等过于先进的计算机产品。即便是做,也要局限在银河实业内部,处在绝密的状态下,秘密制作。不对外销售,甚至是不提供给军方使用。

    想做cpu,还是需要用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不过也不是整条cpu生产线的零部件都需要用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来制作,很多时候,用高精度数控机床就可以加工出来了。刘士卿决定让银河重工先把能够做出来的部分先做出来,等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到了之后,再把所有的部件加工出来,进行组装。

    李国栋五十出头,人有点瘦,但是极为精神,眼镜后面的那双眸子熠熠生辉。他主动伸出手来,“刘总,久仰大名。”

    卢永祥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刘总,大家都是华夏人,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出属于咱们华夏人的微处理器。没有必要搞重复建设,应该有劲往一个方向使,不能分散精力,让tel公司和ad公司各个击破。而且龙芯公司现在也不是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还是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的,积累下来不少微处理器制造方面的经验。银河实业和龙芯公司合作,乃是双赢之举。”

    也就是说还是得做常规的、基于硅片的常规微处理器。这方面的技术,刘士卿也不缺。即便是在几百年后,这种主要用硅晶片做成的集成电路,也没有被淘汰。至于原因,则很简单,主要是硅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其次是氧元素,地壳成分中278%是硅元素构成的。在石英、玛瑙、燧石和普通的滩石中就可以发现硅元素。

    刘士卿关心的还有一个问题,究竟该造什么类型的微处理器,是建立在硅片基础上的常规微处理器,还是搞生物芯片或者是光芯片。往下延伸,就是要不要做生物电脑和光子计算机的问题了。

    现如今,刘士卿还真的没有实力去和美国人硬抗,即便是有一号首长给他撑腰,刘士卿的底气也是不足,毕竟华夏在面对美国的时候,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两个国家要是斗起来,绝对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刘士卿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给本就多灾多难的国家,带来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就在11月1日这一天,郭倩蓉开始面试,亲自招募她的助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