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日本人想的挺好,但是计划能不能顺利的走下去,是很难说的。别的不说,单单解除禁令,向华夏出口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这个决定权,就不在日本人手中。不单单是日本人,所有非华夏国家能否向华夏出口超高精度数控机床,都要看一个国家的脸色,那就是美国人。
美国人内部其实也吵得不可开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候,正在美国访问的华夏国务院副总理单良坤提出了在美国国会山发表演讲的要求,美国人同意了。
刘士卿冲着郭倩蓉点了点头,后者打开了设备和虚拟头盔的开关,她没有急着开始问问题,而是给了郎余庆几分钟的适应期,让他感觉一下在虚拟头盔内部的情况。这时候,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都在运转,几乎每个人都行动了起来,防止任何意外的发生。
刘士卿他们造出来的虚拟头盔是有线型的,这也是为了赶时间,要是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做成无线型的。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和设备、电脑进行连接。
对华禁运,就是美国人挑起来的,也是在美国人一力推动下,督促下,达成的协议。如今,美国这个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很多问题上,都拥有着一票否决权,只要他不同意,不点头,很多事情就办不了,尤其是像牵涉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这种敏感技术的问题上。美国人肯不肯答应,还是个未知数。
刘士卿点点头。“测试肯定是要测试的,只是谁来当这个志愿者呢?”
郎余庆坐好后,郭倩蓉看了看刘士卿,这次她是主测试员,刘士卿则是指挥员。“士卿,可以开始了吗?”
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就像很多合资企业一样,逐渐地把技术部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等到时机成熟后,就可以把华夏的合作方边缘化,摆设化,由己方来掌控合资企业的科研方向,决定合资企业可以把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卖给谁,不卖给谁。
郎余庆接口道:“刘总,让我来吧,这里面我的年纪最大,经验也最丰富,孟娇恩她们都是我的学妹,不能够让她们冒险。”
很快,起火的部位查清楚了,是安装在虚拟头盔和机箱的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常说的cpu烧了。两块cpu几乎是同时着火。
问题越问越复杂,郎余庆思索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一切进行的似乎非常顺利……。
几分钟后,郎余庆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刘士卿再次示意郭倩蓉可以继续下去了。
问题找到时候,事情就好办多了,刘士卿他们一共造了两套,烧毁一套,还有第二套,他们马上把第二套拿出来,把外壳拆掉,找了一台风扇,对着cpu狂吹,本来想开空调的,只可惜空调最低制冷温度只有18度,比室温还要高,屁用不顶,也就没开。这次郎余庆还是要自告奋勇的当志愿者,刘士卿想了想,一咬牙,同意了他的要求。
出于谨慎起见,刘士卿先把虚拟头盔和测试设备、电脑全都打开。空载运转了一段时间,期间不断的用各种仪器检测虚拟头盔和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有没有漏电等等情况。
刘士卿嘴里面说着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实际上,会不会出问题,他也不敢保证。毕竟他造出来的虚拟头盔,和他利用信号接收器在未来世界互联网上找到的虚拟头盔是不一样的,为了迁就他所处时代的生产力,虚拟头盔不得不做出了很多的改动。改动一多,是否依旧是安全可靠的,那就没准了。
因为杜玉越叛逃事件引发的这一系列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刘士卿是一无所知。这几天的时间里,他和郭倩蓉全身心的沉浸在虚拟头盔的研究之中。国庆长假结束后,孟娇恩他们返了回来,有了他们的加入,研究进度加快了许多。
刘士卿问了问郎余庆的情况,郎余庆点了点头,“刘总,可以开始了,我感觉很好,没什么问题。”
之后,美国国会进行表决,以微弱多数的优势,达成了一个协议,同意解除在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方面的禁令。
孟娇恩他们四个没想到刘士卿会给他们这么多的钱,不由得暗自庆幸成为了刘士卿的科研方面的助手,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大的嘉奖呢。
在单良坤演讲接触后,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议员们提出了很多极为刁钻的问题,其中很多都涉及到了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单良坤巧妙应对,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虽说他不可能仅凭着一次演讲,就能够消除美国人的戒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班长,虚拟头盔造出来,咱们是不是该找个机会测试一下它的性能呀?”孟娇恩说道。
只要这样做上几年,华夏的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就得泡汤,曾经拥有的技术也将成为历史,到时候。日方可以撤资,不再向华夏出口新的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到时候,华夏自己的企业造不了,国外企业又不再出口新的机床,时间一长,华夏在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方面,又得受制于人,被人掐住喉咙。
兴奋不已的刘士卿开了一瓶香槟,金花四溢的泡沫平添了几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