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现场就会涌来不少的媒体记者,刘士卿现在还不想面对记者的镜头。
邵若涟将分会会员分成了外围会员和核心会员两部分,现有的一百多名会员中,有一多半都是核心会员,这些会员都提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当然这些科研项目,从分量上来讲,都是没有办法和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这样的科研项目相提并论的,基本上都是些航模飞机之类的项目。当然也有比较疯狂的,刘士卿从邵若涟给他的名单中,就发现了那么几个,一个是造柴油潜艇,还有一个是造汽车,第三个是造直升飞机。
燕京大学的新生报到是露天进行的,从南门一直延伸到燕京大学有名的三角地。燕京大学没有安排刘士卿负责具体的迎新工作,而是安排了刘士卿做巡视员,可以随意地在迎新现场巡逻,发现什么问题的话,可以代替学校的老师进行处理。
乔亓民问道:“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何叔叔,你说的太多了,回头麻烦你帮我整理一份名单吧。我们银河实业这个月就会派人到燕京大学、水木大学进行宣传,并提前招聘一些人。你说的这些人,我们可以提前接触一下。”刘士卿直言道。
维持银河协会(水木大学)分会这样一个运转,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还要将之打造成一个类似于科研院所的机构,所需要消耗的资金,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刘士卿耸了耸肩,“你也看到了。他不想跟我谈,我不好强迫他了。杨姐,回头你跟总公司那边打个招呼,今年招聘员工的时候,多招聘几个合金方面的研究人员。”
刘士卿随便地翻了翻,便笑着把文件夹放到了一边,他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对这些人的大胆意识,刘士卿本人还是非常钦佩的,不过他们造出来的东西相对来讲,都比较粗糙,工业化生产的价值不大。
这三样无论哪一样都是现代工业的结晶,是现代工业最典型的工业产品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刘士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代的大学生竟然还有这样的想法。不说能不能造出来,单单有这个想法,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和刘士卿一起做巡视员的,还有副校长何天豪。建议校长请刘士卿帮忙迎新,也是他出的主意。不为别的,就是要让刘士卿看看新入校园的学弟学妹,如果让刘士卿发现几个有潜质的人,不管是对燕京大学来讲,还是对银河实业来讲,都是好事情。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可以培养刘士卿把燕京大学当家的意识,当然具体是否有效,就很难说了,但是做总比不做好。
说罢,乔亓民起身就走。陈俊玮和陶恨天往他的面前一挡,刘士卿挥了挥手,陈俊玮和陶恨天全都闪开了,乔亓民如蒙大赦,拔腿就走,再也不肯在刘士卿这里多呆一秒钟。
刘士卿笑着请乔亓民坐下,“乔大哥,你最近在做什么工作?”
“那是比咱们高一届的学长,他们家乡有一个农民大叔,耗费了家中的积蓄,造了好几艘潜艇。他觉得自己是水木大学的学生,不可能连老家的农民都比不上,所以憋着劲的想靠自己造出来比那位农民大叔更好的常规动力潜艇来。提出造汽车和造直升飞机的学长,他们的初衷和那位提出造柴油潜艇的学长差不多。”
刘士卿逐个把自己身边的人介绍了一下,他这样做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善意,果然,乔亓民的神情没有那么紧张了,明显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