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3章 谁买单(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毕泉水他们对这种气氛,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像以前,华夏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一直是众矢之的。因为大气干冰机的问世,华夏已经避免了再次陷入被动的命运。

    “刘总,大家都说完了,你是不是也谈谈你的看法?也让我们大家听听你们的高见。”毕泉水笑道。

    “刘总,这里没外人了,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的打算以成本价的方式,享受大气干冰机吗?”卢永祥盯着刘士卿,他跟刘士卿共事了两个多月时间,多少也了解到刘士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号首长说刘士卿是个有才干、有能力、有想法、有责任的四有实干家,但是在“四有实干家”这个绰号之后,还应该加上一个,就是刘士卿比较重利的人。刘士卿可以和人分享利益,但是分享的前提是他要掌握最大的那份利益,把大气干冰机以低价外销,显然和他的一贯作风不太相符呀。

    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像印度、巴西等,口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强调发展本国经济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谈论环保技术,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提供低廉的环保技术。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干冰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就像刘士卿所说的那种在高温条件下,把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就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手段。当然,刘士卿要采用的可不是这种方法,他有让干冰产生更高额利润的方法。

    因此,毕泉水也没有不厌其烦的把会议的情况重复一遍,他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然后请各位代表畅所欲言,说一下各自的想法。

    会议没有办法开下去了,毕泉水宣布散会,然后把刘士卿、周永宁和卢永祥留了下来。

    下午的会议持续到了六点钟,随后再次休会,准备次日接着开。从会场出来后,毕泉水这次死活不肯让刘士卿自由活动了,非要拉着刘士卿参加集体讨论不可。

    刘士卿沉吟了一下,“本来我不想说什么,不过既然毕秘书长点名了,那我就说两句。我可以把大气干冰机提供给有需要的国家,但是这种提供的方式绝对不可能是无偿的,我希望是以一种商业合作的方式提供。我可以不要钱,但是接收方一定要提供点什么东西给我,具体的是什么,看情况再说。另外,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我的要价一定会很公允,不会漫天要价,只要能够收回成本就行。”

    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在刘士卿身上,毕泉水希望能够听听他的看法,如果华夏真的再次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就一定要想一个办法,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要想完成此事,肯定离不开刘士卿的支持。

    下午的时候。刘士卿跟着毕泉水他们去了国际贸易中心,继续参加非正式会议全体会议,聆听各国代表们所做的大会发言。经过一天时间的休整,明显的感觉到大会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以及一些欠发达的小国,所做的大会发言和往届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所做的发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加强了呼吁拥有环保技术的国家,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相关的技术,而不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借口,把环保和盈利,尤其是盈取暴利,扯上必然的联系。

    刘士卿无奈,只好跟着毕泉水去了华夏代表团租用的小型会议室。华夏代表团的所有成员全部在场,这也是世界气候大会开幕以来,到场人数最全的一次。

    刘士卿笑而不语,他越是这样,卢永祥越是认定刘士卿一定有了什么成熟的想法。急的老头儿抓耳挠腮,恨不得掐着刘士卿的脖子,逼他说出来。

    如果是一两个国家,发出这种信号的时候,华夏还可以拒绝,可是当一两个国家变成一二十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的时候,华夏就算是想拒绝,也要好好的掂量掂量拒绝之后的后果。

    在大气干冰机没有研究出来之前,华夏还可以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一直朝着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叫阵,让他们为他们历史上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现在华夏同样也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也就失去了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的资格,除非是华夏能够以低价或者免费的形式,向其他国家出让相关的设备或者技术。

    当然,对这种情况,刘士卿早就有所预料。在提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时候,刘士卿就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的做大气干冰机是不赚钱的,从大气中提纯二氧化碳,所需要消耗的能源,足以把销售干冰所获得的利润给抵消掉,甚至还会有亏损。何况,发明大气干冰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销售干冰,而是要把干冰储存起来,这样算来的话。那就不是亏损的问题了,而是巨额亏损。

    刘士卿笑道:“毕秘书长,当然不能原封不动了。就像你跟我说的,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的。大气干冰机可是全世界独一份的高新技术产品,回头要是国家将之列为管制出口名单,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呀。”

    刘士卿笑道:“知道,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反正我的资产是从全世界而来,大不了返还给全世界嘛,也算是我这个地球公民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