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卿他们回到家中,刘士卿简单的洗了洗,躺在床上,打开何天豪给他带来的资料,本来还想瞅两眼,谁知道半页都没有看完,眼皮子就开始打架,旋即就睡了起来。
“哎呀,刘士卿,你可总算是回来了。”刘士卿他们刚刚进了专家楼,就从门卫室里面走出一个人来。
窗户外面也占了不少人,很多人趴在窗户上,竭力地想把刘士卿的面貌记下。早上七点五十分,两名监考老师带着试卷过来了,一见这么多人,顿时皱起了眉头,“你们这是干什么呢?不知道这里有考试吗?都还不快点闪开。”
“不好意思,何叔叔,我这几天正在忙一个实验。”刘士卿一边解释着,一边打着哈欠。
燕京大学作为全国两千多所高校的典型代表之一,校园内大牛小牛无数,但是还没有一个人狂到一天考十二门功课的。这个帖子一出,在燕京大学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何副校长,难道老板不考不行吗?他确实很忙,抽不出那么多的时间来。”杨诺婷说道。
这天,刘士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燕京大学的专家楼,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多了。
刘士卿点了点头,“何叔叔,谢谢你把考试的范围拿给我,我一定会好好看看书的,具体的考试时间,如果可以的话,请定在下个星期一,我希望能够在那一天,把所有要考的科目全都考完。”
转眼间,到了刘士卿集中考试的时间,也不知道是谁多事,在燕京大学校园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说有牛人,一天要参加十二门的考试,具体考试的科目、考试时间和地点,全都在论坛上详细的列了出来。
刘士卿笑道:“扛不住也得试试,就烦请何叔叔你给安排了。”
六月无论是对刘士卿来讲。还是对其他参与“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人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没有一个人敢有任何的松懈情绪。为了抢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该项工程,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刘士卿的每日休息时间也缩短到了只有四个小时左右,其余的时间,要么进行理论推算,资料整理,要么就感到华夏科学院,对正在一间库房中,进行设备组装调试的诸位科研工作者呆在一起。
何天豪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忙,但是再忙,有些表面工夫还是要做做的。你可以不去上课,可以不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但是考试一定要参加的。我已经找到你们班的任课老师,把你们班这学期考试,可能考试到的范围,全都给你带来了。你也不用去参加班里面的考试了,但是要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来,进行一次集中考试,把所有的试卷都做一遍。这样的话,也好给大家伙一个过得去的交代。”
何天豪说道:“我知道刘士卿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过他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学生,那么就要守一定的规矩,上一个学期,刘士卿的考试成绩非常好,近乎全优,如果这个学期,他的考试成绩全都是零蛋儿,必须要参加补考的话,不用我说,你们也明白这对刘士卿的名声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他不是还惦记着在燕京大学多招募一些校友吗?既然想维持一个好的名声,那么就要付出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我的意思,你明白吧?”
刘士卿考试地点被安排在了一教一楼的中型的教室,学校为了这次考试,一共安排了六位老师,分三班,轮流给刘士卿当监考老师。燕京大学的领导还有老师,也都没有指望着刘士卿能够一天考完十二门课,不过他们还是做了两手准备,十二门功课的试卷全都带着,刘士卿答完一门试卷后,下一门想答那门,都可以。今天考不完,明天再接着考。
八点钟的时候,考试正式开始,其中一位监考老师询问刘士卿想先考那个科目,刘士卿毫不犹豫的就道:“先考高数吧。”
“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这是建立在比较先进的生产力条件下的。在现有阶段,很多方面都是没有办法和几十年后相提并论的,其中很多技术细节问题,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够得到解决。这也是该项目目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阶段,就花费了如此多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士卿对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还是比较重视的,赶在下周一之前,他还是尽可能的抽时间复习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另外他也跟水木大学的副校长卫东林打了招呼了,也请他帮自己做一下相应的安排。卫东林倒是干脆,直接免了刘士卿的考试,让他参加补考,反正刘士卿在水木大学的名气要远远大于他在燕京大学的名气。只要在全校说明一下情况,即便是刘士卿的名声有所折损,也不会折损的太多。
为了能够赶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实现设备的成功开机运转,刘士卿特意跟杨诺婷交代,不是非他处理不可的事情,就不要跟他说,暂时由郭倩蓉和她代为处理,等到他晚上睡觉之前,跟他说一声就行了。
何天豪摇了摇头,“我不给你安排也不行呀,要不然的话,老郭两口子绝对饶不了我的。行了,我也不打扰你们休息了。士卿,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
刘士卿凝神细看,是燕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