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3章 目光转移到国外(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烧干,把海水里面的所有生物制剂全部烧死,或者往里面丢石灰,也可以消灭掉生物制剂中蕴含的微生物。可是一旦在真正的海洋中形成了严重的后果,想消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国家海洋局的担心和丁崇祥等人的担心也是一样的,就是不能肯定银河海洋搞出来的生物制剂,没有任何副作用。于是,国家海洋局迅速的组织起了专家,对是否进行实质性海洋实验,进行讨论。讨论来讨论去,赤潮灭了一波,又在别的海域又冒出来一波,国家海洋局还是未能做出决定,唯一达成的比较统一的意见,就是去银河海洋进行一次实地考察。看看在实验室范围内,是否能够实现消灭赤潮的目的。

    “齐老,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刘总他们之所以不批准,其实是担心咱们国家的海域被破坏掉。既然咱们国家不能够进行相关的实验,那咱们何不把目光转移到国外呢?你可别忘了,领海问题存在赤潮危害的,可不仅仅是咱们华夏一家。咱们完全可以把别人家的领海,当成咱们的试验田呢。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产生了什么不可以预料的后果,受损的也不是咱们,而是别人。”温占豪笑着说道。

    齐鸿儒一见连郭倩蓉、杨诺婷这两个大老板的身边人都有不同意的趋势,顿时跳了起来,叫嚷着一定要见到刘士卿。两女无奈,只好先安抚住老头儿,然后把这件事告知了刘士卿。

    气温上升,有一种自然灾难的爆发也开始进入频发期,就是银河海洋一直致力解决的赤潮现象。五月初,东海省舟山群岛外海域,爆发了总面积达到一千平方公里的赤潮。中旬,在沪上市长江口外海域,也爆发了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赤潮。

    到国外进行实验,齐鸿儒不可能瞒着所有人,至少也要跟刘士卿知会一声,要不然将来真要是出了问题,就没有兜着他,没人给他擦屁股了。

    对这样的问题,丁崇祥他们没有一个人敢批准。赤潮的治理,这个科研项目,已经超过了丁崇祥他们的知识范畴,即便是齐鸿儒再三保证由他带领的科研队伍,研究出来的生物制剂,绝对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后果,丁崇祥还是坚持不肯批准进行实质性实验。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刘士卿这会儿算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他只是只要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都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或是造福于全社会,或者给海洋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考察团,在银河海洋常驻了一个星期时间,除了没有涉及到银河海洋的核心机密外,其他技术方面的情况,他们都摸清楚了。最后国家海洋局批准了银河海洋用人工培养出来的点砂虾对华夏领海爆发的赤潮,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实质性治理试验,但是对运用生物制剂进行实质性治理试验,很干脆的给出了一个“研究研究再说吧”的结论。

    “好啊,小子,连这么阴损的主意都能想出来。嘿嘿,不过我喜欢。既然不让咱们在国内搞实验,那就到国外去搞实验。美国人既然能够往咱们华夏出口各种各样的垃圾,咱们也可以学学美国人的这种厚脸皮的国际精神嘛。”齐鸿儒不是什么迂腐的人,温占豪的主意自然很合他的胃口。

    “印度尼西亚。”齐鸿儒和温占豪密谋了很长时间,才选定好哪个国家,“刘总,印尼的贪污风气,那也是全世界闻名的,而且印尼历史上给咱们华人造成的伤害,也不需要我重复了。印尼官员贪污,有利于咱们对他们进行收买,让咱们顺利地把实验进行下去。如果实验结果是良性的,那就算是白白便宜他们了,如果是恶性的,就让他们自认倒霉好了。”

    刘士卿从电话里面听到了齐鸿儒的想法后,沉吟半晌,问道:“你们准备去哪个国家搞这种实验?”

    齐鸿儒亲自点将,挑选了几个得力干将,带上生物制剂的样品,又拉着银河海洋的总经理贝诗晨,一起赶赴燕京,向大老板刘士卿求援来了。

    齐鸿儒当然知道郭倩蓉、杨诺婷是谁了,他们曾经见过不止一次面了。在很多程度上,郭倩蓉和杨诺婷都可以代表刘士卿,现在两个人一起出现,就表明刘士卿对齐鸿儒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要不然只需要让郭倩蓉、杨诺婷当中的一个人过来就行了。

    毕竟这玩意儿如果没事,那就没事,可是万一有事,就绝对不是小事情。银河海洋的生物制剂是不是在消灭掉了形成赤潮的尖叶原甲藻等藻类之后,一定会自然的消亡?如果没有全部消亡,它们会对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继续吞噬其他的对海洋生物有益的藻类?

    贝诗晨、齐鸿儒两个人,把银河海洋准备进行实质性治理实验的打算,告诉了郭倩蓉和杨诺婷。并把银河海洋过年以来到现在的原始实验记录全都拿了出来,让郭倩蓉、杨诺婷看。

    赤潮的频发爆发,对银河海洋来讲,是件好事情,这意味着银河海洋有了进行实质性实验的场所了。银河海洋的管理层和科研队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总公司提出进行海洋实验,对爆发赤潮的海域,投放他们研究出来的生物制剂,对引发赤潮的藻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