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8章 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你是刘士卿刘总吧?我是卫东林,水木大学的。你能告诉我,你在设计什么吗?”

    卫东林走到刘士卿的办公桌旁,先伸手拿起来一本设计手机,随便翻了翻,发现这本新买不久的设计手册。上面做了很多的记号、笔记。

    “哦,我在设计一款数控机床。”刘士卿也没有打算隐瞒什么。数控机床设计是一项异常庞杂的工作,图纸之复杂,不是看几眼就能够记住的。

    何天豪也笑着和郭倩蓉点了点头,“蓉蓉,你竹姐姐可是想你的紧呢,已经向我抱怨好几天了,说放暑假了,你也过去看看她。”

    不过仅仅走马观花的看了几眼,卫东林心中的惊讶就越来越大,他虽然做行政多年,但是以前搞科研的底子还在,对图纸的正确性还是能够做出一些判断的。刘士卿的设计简直就可以用惊才绝艳来形容,虽然仅仅只有一个雏形,但是从这些雏形之中,却能够看到一些崭新的设计理念,远超国内的同行,大概也就只有欧美日等国的机床设计理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做机床设计,需要事先把一切需要设计的数据全都计算清楚,有时候,只要一个数字出现错误,哪怕是只有001的差距,整个设计方案都需要推倒重来。很多大学生再搞毕业设计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偷懒,他们不会把方案推倒重来,而是通过篡改数据的方式,搞一个似是而非的方案出来,只要糊弄过毕业答辩,也就算了,反正也不会真的有人按照他们的设计方案,制造机械设备出来。

    郭倩蓉淡淡地道:“何叔叔,我现在已经不是学生了,我每天都需要按时到公司报到上班,不像竹姐姐还有大把的休息时间。她要是想我了,就让她到武灵市来看我,不能总是让我去燕京看她吧。”

    卫东林好不容易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了一下,继续观察刘士卿办公室内的陈设。很快,他的目光就落在了刘士卿办公桌上那一摞摞小山一般的专业书籍上了,大多都是机械设计、机床设计、材料学方面的资料,几本厚厚的能够当砖头砸人的设计手册,卫东林再熟悉不过了,他在调职做行政工作之前,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这些设计手册是他常用的工具书之一了。

    自从刘士卿高考结束之后,郭倩蓉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陪着他,第一实验室的工作现在已经结束,徐文君他们几个军方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就在这几天,便会撤离银河实业。郭倩蓉按照刘士卿的意思,开始攻关薄膜的制造工艺,只是这种生物薄膜的制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否则的话,也不需要年年花费大笔的资金,从美欧日等地区进口了。郭倩蓉即便是再有研究天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进展。刘士卿为了让郭倩蓉省点力气,利用信号接收器,在未来世界的互联网搜索到了一些资料,交给郭倩蓉,让她参考。郭倩蓉这些天一直在刘士卿的办公室,研究这些资料,至于资料的来路,郭倩蓉没有去问,这就是她体贴人的地方,蕙心兰质的她比谁都能够理解和包容刘士卿。

    刘士卿在机床公司呆了十个月,每天机床公司的总工程师都要给他上至少一个小时的课,刘士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他从抽屉里面拿了两份装订成册的本子出来,第一份是显得有点乱的手稿,另外一份则是打印稿,是刘士卿让杨诺婷安排人打印的。杨诺婷深知这份手稿的重要性,不敢假手他手,是她一个人花了三天时间,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打出来的,之后还对着手稿核对了三遍。

    卫东林在看到刘士卿摆放在办公桌上的这么多专业资料,心中的怒火就消失了不少,他搞科研出身,半路出家,开始搞行政工作,骨子里对能够专注做科研的人有那么一份亲近,刘士卿小小年纪,能够利用这些专业资料搞设计,这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一定能够做到的事情。

    卫东林呵呵一笑,“老郭,嫂子,这就是你们的宝贝女儿吧?我可是闻名久矣,小小年纪就取得了硕士学位,了不起呀,比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强多了。”

    卫东林让刘士卿拿设计方案出来,就是想看看刘士卿是否真的从头到尾将设计理了一遍,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看看刘士卿是不是存在篡改数据的行为,这两点是最能体现一个科研人员是否严谨的方面了。

    卫东林吓了一跳,连忙把手中的设计方案一合,顺带着把显示器给关掉了,讪笑着站了起来,“没什么,我和刘总闲聊几句。”

    看着这份手稿,卫东林对刘士卿可是刮目相看,对刘士卿的评价在眨眼的工夫,就飙升了一大截。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就算是水木大学的研究生,也都甭想搞出来这么一份设计方案来。刘士卿不但想到了,更是在着手将之变成现实。银河实业旗下有个机床公司,卫东林从郭权舟那里知道了,无疑这份设计方案,刘士卿不是闲的没事干,胡乱设计的玩的,而是要将之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卫东林能够想象得到,一旦这份设计方案变成现实,将会对国内外的数控机床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何天豪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从上大学开始,就和卫东林标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