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纳斯达克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200倍,这是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米国金融界的高度重视。
于是,米联储出手了,他们宣布将大幅度加息,要加到一九九五年之前的水平,以此提高资金流动成本,促使人们投资的时候更加谨慎。
然而加息的消息放出来,股市虽然有了一定的波动,但是好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此时的米国全国都陷入到一种亢奋的科技股狂潮之中。
在过去一年中,投资互联网公司股票的收益,平均要超过百分之三百,又有哪个人能够抵挡得住这种诱惑?
资本论里面曾经说过,如果有超过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人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在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米国,一个普通人拿出一笔钱,随随便便购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就能有百分之三百的收益,而且没有任何犯罪的危险。
几乎所有的人都像飞蛾一般,扑入到这股科技股狂潮中。大多数人都不懂这些高科技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其实他们也不关心,以前从来没有买过股票的人也冲进交易所要求购买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还有人辞职在家专门炒股,俨然一番全民股神的情形。
那些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的通信公司和网络公司也同样备受投资者青睐,仅仅在1999年一年,高通就涨了26倍,同样
还有另外12支股票涨了超过10倍,网络服务公司akaai第一天股价就涨了四倍,总之就是老大们吃肉,后边的小弟们喝汤,大家一起发财。
到了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公司的整体市盈率已经到了200,比1991年霓虹国房地产泡沫时候的日经225指数公司整体市盈率的80还高了两倍不止,貌似大家都已经忘记了霓虹国房地产泡沫的惨象,或者选择性无视了,公司赚不赚钱不要紧,股价涨起来就行。
上边是投资者的狂欢,下边是创业者的盛典,上游的钱像瀑布一样砸向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老板的脑袋也给砸晕了,开始忘记这些钱迟早要还给投资者的,开始毫无节制的放火烧钱。
互联网才发展了十年不到,市面上的程序员数量太少了,这些公司不得不花高薪招聘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