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5章文物保护单位(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兄弟,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小老百姓就只有被人欺负的命。”

    老板挺悲观,不住的唉声叹气。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去告他们。”

    “告啥呀!人家那是什么背景?

    哪哪都不管。”

    “咱们这一片两千多户居民加起来七八千人,就没有一个有血性的?”

    黄强在故意激他,“或者说这片儿就没出过什么有能耐的人?”

    “那倒也不是。”

    黄强的话成功的激起了老板的兴趣,作为一个燕京人,最不缺的就是指点江山的谈兴。

    “你别看咱们这片儿的房子破,还是走出去过几个领导的。

    四条胡同的王老师,大儿子在燕京青年报做副主编,三条胡同的张家大丫头,在部委当主任,最牛的还是咱们胡同里最里面那户姓金的人家,海外侨胞,八十年代落实政策,把他家的老房子还回去了,只不过这位金老兄,常年在米国住也不回国,他家那套大院子一直空着……还有……”

    黄强一拍大腿,“这么多人要是联合起来,我就不信斗不过一个拆迁公司。”

    老板愁眉苦脸,“话是这么说,可是没人敢出头啊,你没看到宋大爷的下场?”

    “打电话!写举报信,找记者,找媒体,把事儿忽悠大了,我就不信没人管咱们。”

    黄强足足在小卖店里聊了一个小时,让老板又看到胜利的曙光。

    对呀,写个举报信,打个电话也不费什么事。

    这种经济实惠的举报方式不正适合咱们老百姓吗?

    黄强和老板聊够了,拎着菜篮子出了小卖部,向胡同深处走去。

    他还记着小卖部老板的话,胡同最里面那家主人是个海外侨胞。

    果然,胡同最里面那家的大门看着就很气派,艳红艳红的,六六三十六颗铜门钉整齐排列,锃光瓦亮,看着并不像是没人居住的样子。

    大门的右边还镶嵌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东城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吏部尚书某某某的故居。

    黄强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又点了一颗烟。

    刚抽了几口,大门开了一条缝,一个老头探出脑袋,警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