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4章有点奇怪(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家父是同事,49年跑到了港岛,在那边还是做证券,现在在港岛也有过亿身家。他最近有些思乡情切,想回内地看看,他通过以前的老熟人联系到了家母,想见见过去的故人,顺便再拜访一下现在沪市的同行,我想来想去,沪市民间的炒家,能拿得出手,也就你一个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去看看这位夏前辈?”

    林志立欣然同意,“那太好了,港岛那边的证券市场比咱们成熟,有机会向老前辈请教,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第二天一早,林志立开车去出版社上班,9点多钟,他便开了车出来,去了距离单位最近的交易所。

    他的工作是编辑,时间比较灵活,可以用诸如约稿的借口出来。

    林志立在这里自然是大户,他打开电脑,看了眼今天的大盘,和自己那几支自选股。

    今天大盘依然不景气,不过他选的几支股票表现还算不错,尤其是阡山股份,今天已经涨到了24元。

    只可惜他入手的太少,尤其是股价冲破15块后,他就不敢买了。

    看到这支股票,林志立想到了昨晚喝酒时大家说的话。

    他想了想,抓起大户室里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小刘,帮我查一下山城证券和海燃证券这三个月来资金有异动的天数和金额。”

    “林老师,你不是在逗我吧!三个月,工作量很大哦!”

    “你放心,给你的报酬一分都不会少。”

    “好吧!稍后我传真给你。”那边勉为其难答应了。

    直到下午,小刘那边才有动静,传真机咯吱咯吱一通响动,山城证券和海燃证券三个月来资金异动的天数和金额传了过来。

    林志立此举是想研究一下,那位计总究竟在阡山股份上投入了多少,这个指标很关键,关系到这支股票未来会走多远,同时也意味着现在还能不能入手这支股票?

    林志立抓着长长的传真纸,将山城证券和海燃证券的数据并列在一起,比较的看了起来。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普通人根本就想不出这个主意,也就只有林志立这样的人能做得出来。

    这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交易所都关门了。

    林志立将这两叠纸塞进公文包,回单位晃悠了一圈,下班后回家继续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