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的话,节目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节目。可是算来算去,也确实有自己一定的局限性。
节目很不错,但是想要超过现在当红的那些娱乐性节目,还是很困难的。
就如徐清之前考虑的那样,《盛世收藏》现在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是到最后,最多也就成为苏峰电视台第一王牌节目了。
平台所限,大部分观众其实根本就懒得去关注在机到底,人数基数还是有点小。
然而之后,彭伟开始到处造谣徐清买票。徐清怀疑,凤翔网的记者,很有可能也是彭伟联系的。
于是,徐清买票的丑闻,就开始通过凤翔网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然后其他一些小平台开始跟风,苏峰电视台这里的情况,也就被更多人注意到了。
彭伟和凤翔网的动机不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事实上的话,徐清后来却感觉,这两方面,其实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到了徐清。
如果没有那些炒作,以《不差钱》的水平,肯定也能在网上火爆起来。可是这个速度,可就不见得有多快了。说不定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酝酿。
而这种情况的话,《不差钱》给网民带来的惊讶,平摊在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之内。话题热度平摊开来,也就很难抢头条了。
抢不到头条,《不差钱》造成的效果,也就要有不小的损失。
但是彭伟和凤翔网的炒作,却使得《不差钱》提前上了头条。
虽然是负面消息,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上头条了。
很多习惯性仇富的网民,一听到有人买票,根本懒得深究具体的情况,直接就是到处转发,并在下面跟上自己很深刻的仇富言论。
但是也有不少网民,在看到这里的新闻之后,先去通过其他的渠道,去了解了一下苏峰电视台元旦晚会具体的情况,没有早作评论。
然后,苏峰文化局又发出了那样一篇文章,为徐清正名。
本来的话,苏峰文化局,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如果在平时,苏峰文化局发一篇稿子,根本就不见得会有多少人看到。
就像普通人浏览新闻一样,都是直接去那些国内顶级的新闻平台浏览,有谁没事儿找事儿,跑到自己所在市里文化局的官网上面,查看和文化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