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偏僻而安静的山洞里,一个约十六岁的少年正坐在地上默默运功。此人便是寒云风。自从与李莫愁交手后,寒云风便躲到此地疗伤。此刻他心里却有点自责自己大意,出来行走江湖居然没带疗伤圣药九花玉露丸。寒云风已中五毒神掌之毒,并受了内伤。也只好依靠小无相功的精妙慢慢调理。时间飞快,转眼间,已过去一月,寒云风身上的毒已经驱散,而内伤已基本痊愈。心里暗暗感慨:与李莫愁这等高手交手却是获益良多。
“那老处女,若少爷我会天山六阳掌,又何必怕你这区区五毒神掌。”寒云风小声嘀咕道。“不过要催动天山折梅手及天山六阳掌这两门绝世武功,要至少七重的小无相功。”逍遥派绝学对内力的要求实在是苛刻,当初以慕容复的修为在西夏皇宫练习逍遥派绝学仍然会出现不适。在这强者为尊的江湖,你只有武功越强,才越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寒云风自付没有郭靖的机遇,也没有杨过,令狐冲九死一生的暴强运气。为今之计,练好现有的武功才是上上之选。打定主意后,寒云风便在这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风餐露宿。偶尔打点野味,摘点野果,而后山之中正好有一潭清水,可用来洗浴之用,日子好的好不惬意。
山中无岁月,寒云风在山中已不知不觉过去三年,现在已是十八岁。小无相功终于突波第七重。至此,他的内功纵然比起五绝仍有差距,但是却已跻身武林一流高手之列。逍遥派两大绝技天山折梅手及天山六阳掌已被寒云风运用的相当熟练。“真期待天山六阳掌与降龙十八掌的强强碰撞。”寒云风自言自语。
简单的收下行李,偏向终南山走去。赶路数日后,终于到达目的。
终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王重阳和周伯通之后的全真七子,武功勉强可以算做高手,但要统帅这天下第一大教,却过于勉强。而三代弟子,更是出了一个汉奸一个淫贼,让全真教颜面无存。
在这个没有工业污染的时代,终南山却是人杰地灵,那自然美丽的风光那却是后世人工建造的旅游胜地可以相比。
此刻,寒云风心情大爽,便运气轻功向重阳宫急奔而去。只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大有一种天下我有的气魄。
奔跑了一段路后,耳边传来一阵兵刃声,于是小心的上前观看。原来是全真教的弟子在此习武。于是寒云风悄悄靠近并躲在大树上偷看他们习武。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江湖人所不耻的偷看别人习武,他可丝毫不放在心上。但偷看了一会,觉得这些全真弟子所练习剑法太过平庸,怪不得全真教后继无人。接着又听到两个辈分较高的人,互相称为“尹师弟”,“赵师兄”。寒云风就明白这两个便是全真教的两大败类,而他们所教弟子也应该是全真的第四代弟子。武林当中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而堂堂天下第一大派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心里对全真教鄙视一番后。便拿起从街上刚买的面具戴在脸上。然后从大树上一跃而下。
显然,全真教的人都注意到寒云风突然出现,而且还戴着面具。于是个个都提高了警惕。小心的盯着寒云风。
只见寒云风拍了拍手,道:“全真教剑法果真厉害,刚在下躲在树上偷看,便是大开眼界。”顿了顿又接着道:“在下师傅在衙门做侍卫,学了点武功,而在下又十分幸运的从师父那学了点皮毛功夫,闻名全真教乃天下第一大派,特来讨教。”心里却对自己说:我真是越来越无耻了。
全真教一众第四代弟子听后,顿时发出惊天的大笑声,“这小子时白痴吗”“他脑子没问题吗”“衙门侍卫的三脚猫功夫敢来全真教献丑?”都是一阵嘲笑,讽刺的话语。
寒云风笑道:“不知全真教哪位高人可和在下切磋?”这时跳出一个年轻弟子,对这赵志敬道:“师傅,让弟子教训下这个狂妄的小子。”赵志敬点了点头,道:“清笃,下手注意分寸莫伤人性命。”鹿清笃应了声便上前道:我来陪阁下切磋。”“哦他就是四代弟子中臭名远扬的大败类鹿清笃,陪他玩下。”寒云风打定主意便挺剑而上,和鹿清笃斗起来。刚拆得数招,赵志敬便大喊:“小子怎么会全真剑法。”原来刚才寒云风躲在树上,偷学了几招全真剑法,仅仅只是最基础、简单你的入门剑法。所以有小无相功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