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铁血战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1章 各打各的(第一更!)(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鬼子跟在伪军身后,想通过偷袭干掉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攻击命令下达后,刘森云就带一班十二个战士往敌人侧翼迂回,他要尽可能缩短攻击距离。  能用的办法都用了,最后只摸到距离鬼子三百多米位置,如果继续前进,部队就会无处藏身,暴露在鬼子面前,失去突袭的机会。  “叭叭……啪啪啪……”  约定时间一到,二三班就开始行动,各种枪声马上响成一片。  三个战士一组,有人端着步枪,有人举着盒子炮,冲出林子就向附近的伪军射击。  还有人一边冲一边叫:“缴枪不杀……”  “八路军优待俘虏,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作为全营最厉害的一支部队,其战斗力比伪军高了不止丁点半点。  而且他们突然杀出来,打伪军一个措手不及,上来就弹弹咬肉,瞬间干掉他们他们二十多人。  靠近林子一侧的伪军当场就被吓蒙了。  一紧张,握在手里的步枪都掉在地上,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高高举起双手。  深怕自己动作慢了而被八路军误会,被打死在这里。  “三班的突击一组和突击二组留下,看押俘虏,掩护这里的乡亲们先转移,其他人跟我继续向前突击,干掉剩下的日伪军!”

    警卫排长一边冲一边命令道。  “同志们,跟我冲……”  后面监工的伪军见势不妙,一边开枪反击一边往鬼子那里退,想要汇合鬼子在这里坚守待援?  十个小鬼子的反应速度很快,听到枪响就面向树林扑倒在地。  看到几十个伪军撤过来,也不阻拦,而是紧紧盯住他们身后。  “射击……”  警卫排刚一露头,带队鬼子曹长就扯着嗓子吼道,平端在手里的步枪也开枪了。  子弹穿过伪军之间的间隙飞向警卫排。  这时,所有鬼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面,掩护伪军和自己汇合,然后才有足够的兵力坚持到据点派出的增援部队杀过来。  至于侧翼和身后,该清理的障碍物都清理了,一览无余,而且大家刚才还在那一片活动,所以不可能有危险。  情况也确实如此。  如果不是因为刘森云带着的人少,绕了很远的路才摸到鬼子侧后,然后又通过匍匐前进向鬼子逼近了差不多两百米,总共十三个人连鬼子三百米都靠近不了。  看鬼子加入战斗,刘森云果断开始行动。  端着步枪,弯着腰,疾步向前突击。  他要趁鬼子发现他们之前尽可能缩短剩下的进攻距离。  还剩不到两百米时,一个鬼子步枪手突然回了一下头,然后就开始大叫,提醒战友身后有危险。。  这一幕被刘森云看得一清二楚。  说时迟那时快,果断把步枪平端起来,对着鬼子曹长就扣动板机。  运动中射击是所有射击中难度最高的,命中率也低,但难不倒老红军出身的刘森云。  从军近十年来,他什么样的阵仗都碰到过,打出去的子弹没有一千颗也有七八百,早就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枪法,运动中射击更是他在战场上最常用的一种射击方式,所以他非常有信心一枪命中半蹲在地上的鬼子曹长。  “叭……”  枪响鬼子曹长应声倒在地上,手里挂着膏药旗的步枪一起掉在地上。  “开枪,鬼子发现我们了!”

    刘森云一边拉动枪栓,给步枪重新推上一颗子弹,一边大声命令道。  经守备团兵工厂改造后的歪把子因为使用弹匣供弹,子弹卡壳的几率大大减少,抱在怀里当冲锋枪用最好。  听到营长命令,机枪手果断搂火。  不到两秒钟,一个弹匣就被打空。  二十颗子弹成扇形飞向鬼子。  特别是小鬼子机枪小组,差不多一半子弹朝他们飞过去。  机枪后坐力太大,不断抖动的枪管导致机枪打出去的子弹并没有那么高的准头,但依靠数量优势,瞎猫撞死耗子,剩下九个鬼子仍然被打死三个,打伤一个。  机枪小组正副两个射手全部背后中弹,趴在地上失去动静,机枪也哑火了,歪倒在一旁。  机枪手被干掉,曹长也死了,突如其来的损失对剩下几个鬼子的士气无疑造成巨大打击。  但已经深入到骨子里的武士道精神让他们并没有慌,反而把隐藏在内心的血性给激了起来,一副死战到底的架势继续作战。  三个步枪手迅速转身,朝一班开火。  当场就有两个战士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但小鬼子的挣扎并没有改变战局,给机枪换上一个新的弹匣后,他们的命运在这一刻就被注定了。  “哒哒哒……”  轻机枪再次发出怒吼,子弹嗖嗖朝他们飞过去,有的打在他们身边的土地上,尘土飞扬,有的打在他们身上,爆出一朵朵艳丽的血花……  两个鬼子声都没坑一下,瞬间被机枪打成筛子。  第三个鬼子也被一班剩下的步枪手命中,一颗子弹正中眼睛,差不多三分之一个脑袋都被子弹削掉了,红白脑浆飞溅得到处都是,惨不忍睹。  “杀过去,干掉剩下的鬼子……同志们,冲啊……”  刘森云把步枪换成盒子炮,一马当先冲向战场。  “我投降,八路军饶命……我们不打了……”十个鬼子被迅速干掉后,面对前后一起杀过来的八路军,几十个伪军仅剩的一点反抗心思也被击碎了,丢下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投降,动作一个比一个快。  “三班剩下的战士看押俘虏,保护乡亲们撤退。”

    刘森云看着战场命令道。  “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