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上头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 难题(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片场里的演出在工作人员口中议论了两天,大家作为剧组的成员自然是对电影都有所了解的,很多人都有着成为演员或者导演的梦想。

    那边剧组和副导忙活着,这边阿甘和李安都坐下休息,然而两人却隔着好一段距离。

    更何况,他还是公认的演技咖,是国内第三位在戛纳捧杯的影帝,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影帝提名的演员!

    可赵达明却分明看到一种强烈的对比。

    赵达明分明感觉出李安导演的纠结已经快纠出体外了,他飞快的看了一眼镜头,又转过头:“这一段确实很精彩。”

    不知怎地,他情不自禁的用了一个“您”字。

    平日里阿甘脾性很好,从来不摆架子,可这不代表他说话没有威慑力。

    “咔。”

    一声长叹,伯虑愁眠。

    “李导,把剩下的镜头补拍完吧,然后是不是就能杀青了。我可是还有其他的事要忙呢,这个片子给了大半年的档期出来,你可别辜负我啊。”甘敬此时的状态和之前差不多,只是眼下的黑眼圈却让他整个人显得很憔悴。

    大概过了四十来分钟,赵达明把事情做好,颠颠的拿着场记板跑了过来。

    “影片不需要你用表情和眼神来对叙说的两个故事做定论。你这个眼神分明就是告诉屏幕前的观众,少年派的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李安语气很急促。

    很多演员在拍完戏之后同样是在电影院才能看到自己的成果,那时心情会因为导演的剪辑或复杂或喜悦。

    勉强来形容,赵达明看到的是一种疏离,是一种自己正在人群中狂欢、然后一个转身看到人群外有人正无情打量着自己的眼神。

    副导演直起身,心里有点不高兴,尽管知道阿甘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拿捏的大牌演员,他仍旧有些不习惯。

    赵达明思考了一阵,才算在心里找到了一个勉强合适的词,自己在他眼中大概是“轻于鸿毛”吧。

    原本喧闹的片场一下子安静,甚至是寂静,只有人工筹备和机器摆弄的声音不时响起。

    剧组工作人员私底下也分成了两派,不过很奇怪的是,支持使用这个镜头的人占了多数。

    ——“阿甘的这个表情好奇怪啊,乍一看笑容很好,可是眼神又很矛盾……”

    用还是不用?

    两边都没过去说话,也浑然不顾其他工作人员的眼神。

    难题,难题,难题。

    一名不文?

    糙!

    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剧本限制了阿甘的演技抒发,也未必不是没人抱着“影帝不过如此”的想法——从进组以来,阿甘做出的最多表演就是面对空气。

    李安没发声,但全组各就各位,中间的阿甘似乎也没什么要说的,副导演赵达明看了看周围,拿了个场记板冲着镜头打了下板。

    剪还是不剪?

    阿甘这一幕的演出是个点睛之笔,可是,可是,可是他点歪了啊!

    可是刚刚回到镜头前,李安立即推翻了自己刚说过的话:“不,我没多想。”

    自己做的也是只在最后用表演来表达对整个故事的理解,至于观众怎么解读,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李安摆摆手,没说话。

    赵达明立即点头。

    李安眉头紧皱,谈兴却出来了:“刚刚阿甘说的倒也对,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也许……是我多想了。”

    “阿甘……”

    甘敬点头,起身走进布置好的房间场景内。

    李安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长叹一声。

    “毫无疑问,这是阿甘这段时间积蓄的力量,他选择在这个镜头里爆发出来。”李安愁肠百结,“他给我出了个难题。”

    李安的声音传入赵达明耳中,他此刻忽然很庆幸自己能倾听这两位的对话。

    稍微远一点的距离,副导演赵达明皱了皱眉,弯腰对坐着的李安问道:“李导,阿甘这是?”

    笑容很白,不是通常笑容给人的温暖、和煦,就是纯真的如同一张不忍着墨的白纸。

    不同机位的摄像机开始工作,收音麦克风也已经挂在空中,甘敬的情绪酝酿完毕,化身为派,笑着向听完自己故事的小说作者介绍了自己家人,随后送他出门。

    按照甘敬和李安的沟通,这个中年时期派留下的表情将会和少年时期派的一个笑容作为对比出现放在影片最后出现。

    ——“眼神里好多情绪的样子,他看着那人离开的身影,一定是想起第二个故事里的吃人吧。我觉得这个眼神挺冷的。”

    这时,他嘴角露出一个微笑,无比纯真,然后一同出现的眼神神韵却与笑容截然不同。

    他现在忽然想知道李安对这个表情有什么看法。

    也就是在这个剧组,也就是有李安在,这位国际大导演才能隐约压过他一头。

    这两人对话气氛有些紧张,赵达明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导,你要是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