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琉璃满京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五章 在下有话要说(1/1)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能在京城稳稳当当做官的,虽然不敢说个个都有脑子,但没脑子的的确不多。顺天府尹这个位置本就不好做,那是一定脑筋好使才能坐的稳的。

    所以,邱常赫很知道清韵斋和寻常商贾不一样,清韵斋若是出了大事,怕是连皇上也会惊动的。

    他一听说是清韵斋的事情,一点儿不敢耽搁,上朝的路上,坐在轿子里,听随在一旁的的通判禀报,把巡城兵马司兵士押送过来的五个贼人,以及清韵斋发生的事情经过大概讲述一遍。

    早朝上,由于大家都来的早,夜半的事情没人知道,邱常赫自己也不曾问案,便也不提。下朝后,直接回顺天府衙升堂。

    原告来的人是康掌柜,乔辰生和莫仲豪还有几个伙计是人证。

    至于邵毅,邱常赫有点儿头疼。这位,原告的话,似乎有些不合适,清韵斋是做生意的地方,您一个朝廷官员,大家当不知道您做生意也不行吗?

    还是邵毅比较善解人意,还没升堂,就对衙役头儿说了,他只是来看看热闹,各位官爷只当他是个寻常看衙门审案的百姓即可。

    衙役看看这位爷,人还真是身着便服的。

    但是,就算您身着便服,我们顺天府衙处理的就是京城的大小事务,府衙里个话的,是邵家护卫头领莫鹰的儿子。

    皇家侍卫出身的莫鹰,在京城有点儿根基的人都知道。若没有莫鹰的准许,莫仲豪哪里会私自去清韵斋看家护院?

    莫鹰若不是有把握,他又哪敢把皇宫侍卫出身的人派往清韵斋?

    邵家护卫在清韵斋看护,又是人证的身份,别说还有作坊里那许多人可以佐证,就是只莫仲豪一人所言,也比旁的很多人所言有分量。

    这案子还用审吗?

    还有清韵斋掌柜和窑场管事的讲述,把邱常赫听得嘴角直抽抽。偷偷潜进清韵斋窑场的两拨五个人,差不多同时进来,还都偷到了要紧东西,再同时被发现。

    联想到上朝之前,通判给他说的五个人的身份,这还用说吗?这就是人家清韵斋做的局,用意大约就是把这三家清理出去。

    里里外外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但问案的姿态还是要有的,邱常赫照例问道:“据查,附近住户夜半之时好像听到清韵斋作坊里呼喊着走水了,你们那里,只是烧着了两捆木柴吗?”

    回答的是乔辰生:“禀大人,只烧着了两捆木柴。清韵斋对木材的火力要求比较高,那两捆木柴价格不菲,小人等本想把活浇灭,不至于把两捆柴禾都损失掉,却终究没救下来多少。”

    邱常赫看着乔辰生一脸的遗憾,再看看跪在地上的五个人,心中竟升起几分怜悯。这几个可怜的家伙,被人家算计的很到位啊。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清韵斋之前是懒得和他们一般见识,大约是想拖得他们在那里住不下去的。

    只是,这几家明显是存了心思的,不单单是借这个机会把房子卖个高价,怕是留在那片地方执意不离开,还有别的意思,类似于昨晚上的偷盗。

    邱常赫一拍惊堂木,喝道:“被告,原告已经述说了事情经过,昨日巡城兵士也有文书交来,从尔等身上搜出清韵斋的玻璃配方及账册章程。所有这些,尔等可有话说?”

    五人跪地,头深深地垂着,一言不发。

    本朝重证据不重口供,有巡城兵士搜出的玻璃琉璃配方和书籍册子,再有清韵斋众多人证,就算这几个不开口,也可以定案。

    可以说,这是个很简单的案子。从巡城兵士被清韵斋找去,从这五人身上搜到东西之时,这个案子已经明了,走个过场就能结案。

    哪知道他还没开口,一旁看热闹的邵毅开口了:“那个人,就是那个,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堂上所有能转动视角的人都看向邵毅,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他指的是姓钱的人犯中的老大。

    钱家老大自然不敢扭头看什么人说话,但众人把视线集中在他身上,他却是能看到的,心中的惶恐和懊悔更加重了几分。

    邵毅一开口,邱常赫就知道不好,当初这位被人称作纨绔的时候,邱常赫就没敢把他当只知道走鸡斗狗的浪荡子。

    这时就更不敢了,这种人怎么会在这种时候说无意义的话?

    “这个,案情已经水落石出,张四等五人犯收押入监,等待发落。”邱常赫打算假装没听见邵毅说话,这就结案了。

    邵毅哪里肯,邱常赫说完,他就继续说道:“大人,在下有话要说。”

    “……说话者何人?”邱常赫无奈。

    “在下邵毅,有话禀告大人。”邵毅终于有机会走上大堂。

    喜欢琉璃满京华请大家收藏:琉璃满京华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