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操之上次离开建康赴姑孰时送行者云集相比,这次去西府则冷清了许多,除了陈尚、顾恺之、刘尚值、孔汪诸人外,只有谢朗、谢韶兄弟来为堂姊谢道韫送行,谢安、谢万都没有露面,会稽王司马昱派了王国长史于新亭菊花台上张幕置酒,为陈操之、祝英台饯行,郗也派了人来。
·板栗、短锄兄妹和上次一样候在山下,待陈操之与众人道别毕,方才上前,送上南葳蕤为陈操之准备的礼物,衣冠袜履齐备,还有笔墨纸砚之类,6葳蕤知道陈操之费纸——
“陈郎君,八月初八是我家小娘子的寿诞,莫要忘记了哦。”小婢短锄笑眯眯地提醒道。
陈操之微笑道:“怎么会忘记,到时若军府无甚要事,我会借故回建康一趟,依旧在新亭相见,亲自为葳蕤小娘子祝寿,那里菊花台的菊花一定更美,正是赏菊时。”
短锄喜道:“那太好了,我家小娘子每见一次陈郎君,至少快活半个月——”
陈操之道:“不过短锄先不要和葳蕤小娘子说这事,我不敢确定一定能来,毕竟我现在是有职事在身的。”
短锄很乐观,只注意陈操之的前一句话,说道:“我晓得我晓得,先不说,到时让我家小娘子惊喜。”
陈操之一笑:“好了,板栗、短锄你们不要再送了,我和英台兄要赶路了。”转头对一起跟在车边步行的谢道韫道:“英台兄,上车吧。”
板栗、短锄便停住脚,看着陈操之踏蹬上马,那个祝英台祝郎君想必不会骑马,向他二人点了一下头,轻提袍裾,低头抬腿上了马车——
短锄女孩儿细心一些,看到那个祝郎君一腿去地,一腿踏在车厢边缘。白绢单襦因身子的欹侧和一腿的弯曲而起了层层皱褶,勾勒出腰臀的轮廓,那腿真长啊,腰也很细,而绢裳绷紧的臀部却圆润有致——
眨眼的功夫,祝郎君便上了马车,精致的竹帘垂下。
短锄怦然心动,随即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再看看马背上腰杆笔挺、俊朗清逸的陈郎君,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看陈郎君这个样子,可是祝郎君方才上车那一下子真的挺魅惑的。却又觉得有些别扭、有些奇怪,空间别扭在哪里,短锄是想不明白。
陈操之、再盛骑马,来震驾牛车,十名西府军士步行跟随,谢道韫除了柳絮、因风二婢之外,还带了两个忠心耿耿的谢氏部曲和两名仆妇。
六月二十八,已过了三伏天,但天气依然火热,一行人赶了一个多时辰的路,在老盛店歇下,陈操之因为伤悼葛师决定素食三个月以示纪念,原本没要求冉盛素食,但冉盛要跟着,因冉盛现在名义上是他从弟,陈操之也就不劝阻,可是冉盛却命令他手这十名军士一起素食三个月,那十名军士愁眉苦脸,却又畏惧冉盛,不敢埋怨。
夏季午后,阳光炾烈,因为无甚急事,不必的话在心头一掠而过——“家姊要与你终生为友,其实乃求夫妇不可得而退一步也。”但现在面对谢道韫明澈睿智的眼神,陈操之对谢玄的话和自己的感受又有些怀疑起来,谢道韫冰清玉洁、风神高迈,真不是寻常世俗女子,也许她真的只是看重友情而已,说什么为求夫妇不可得的话是对她的亵渎啊。这样的女子理应敬重一生——
这样一想,陈操之心情轻松了一些,对谢道韫更生敬意,答道:“亦无具体打算,我让6小娘子等我三年,我只有努力而已,心里也常担忧,生怕耽误了她。”
谢道韫垂眼看着手中茶盏里一片片微微浮浮的碧绿茶叶,说道:“小6尚书对子重是很赏识的,最大障碍是大6尚书吧,我三叔父都说大6尚书太刚易折——”说到这里,抬眼一笑,说道:“不能再说了,再说就卑鄙了,我以为子重必将心愿得成,反正6氏嫁女给子重,绝对是良缘,当时或有非议,久后自见佳处。”
陈操之笑道:“英台兄太夸我了,惭愧。谢道韫道:“不是夸赞,是勉励啊,子重总是要给自己重负、做常人做不到的事,任重道远,我怜惜哉。”说罢,俯啜一口清茶,转头望着院墙外的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