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零回 激荡(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文言的惨死,星、高攀龙等人的罢官,杨涟、左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下狱,朝野一时失声,反对魏忠贤的声音常沉寂。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天启五年五月底那份《华夏商报》的出现而给打破,这一期的《华夏商报》,用大量的篇幅揭露了魏忠贤及其党羽倒行逆施的丑恶行径;不仅是《华夏商报》,华夏社旗下的几份报纸和期刊,全都以此为主题,刊特别版,全都是对魏忠贤的声讨。

    华夏社成立五年多时间,作为这个时空最早出现的商业性报纸,在李彦“先进观念”的指引下,经过五年的展和淬炼,对于如何把握阅读的心思,吸引注意力,以及最大程度地控诉不法,拔高榜样,都已经颇为纯熟。

    华夏社依靠自身广泛、便捷的传播网络,吸引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撰稿投稿,其中特别优秀的,才能被聘为编撰,如今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编撰力量。

    他们本来就善于玩弄文字,这次起对魏忠贤的声讨,也可以说正好心中之所,很多文章,都是写得精彩无比。

    至于素材,魏忠贤做了那么多事,华夏社,李彦掌握的情报部,都有很详实的资料,拿来就可以用。

    因而,《华夏商报》并不是只做一期,而是连续做很多期,持续地对魏忠贤及阉党进行声讨。

    田尔耕和锦衣卫立即行动,却骇然现,这一期地《华夏商报》并不是通过书店或驿递送的,而是一夜之间,遍布街头,很多人家门缝里都给塞了一份。

    报纸的流传范围极广,田尔耕虽然竭力追查销毁,了疯似的捉人拿人,消息还是不可避免地流传开来,今天的报纸还没有收完,到了第二天,新的报纸又送到每家门口,防不胜防。

    这还是锦衣卫所在的京城,至于其它地方,更是力不能及。

    在华夏社地鼓动下。一个反对魏忠贤地浪潮。正在民间酝酿。

    至于华夏社。已经成为辽东巡抚李彦地驻地。锦衣卫想搜。李彦地亲卫不让。声称华夏社已经不在此地。

    魏忠贤听闻消息。勃然大怒。立刻以天启地名义了几道圣旨。先是让李彦立刻回返辽东。李彦接旨以后。就是不走。魏忠贤随即下旨催促。李彦将前来地中官直接给扣下。还是不走。

    魏忠贤索性又一道圣旨。革了李彦地官职。贬为庶民。李彦也不申辩。只是拒不交出关防印信。

    与此同时。魏忠贤在朝中地势力。也开始起反击。阉党地御史们连续上疏弹劾兵部尚书赵彦、吏部尚书崔景荣、辽东巡抚李彦等人。

    锦衣卫捉不到华夏社。于是就将矛头对准别地报纸。查封了京城多家报社。并强行解散几家书院。

    这些事情,无一例外地又给华夏社的报纸刊登出来,成为魏忠贤的罪状。

    “魏忠贤罪大恶极,应诛灭九族!”

    “不杀魏忠贤,不能安天下!”

    “魏忠贤祸国殃民!”

    “阉党狼狈为奸!”

    魏忠贤和阉党虽然掌握了权力,也不太在乎自己的名声,然而,当满天下都在说他们坏话地时候,一个个也都变得惶恐不安,暴跳如雷。

    即便是杨涟控诉二十四大罪状,举朝攻讦的时候,魏忠贤也没有这么烦躁过,那时候,魏忠贤大权在握,布下重兵,立刻将那些叫嚣得厉害的书呆子给吓住了;然后操控圣意,了几道圣旨,就把杨涟他们打回家,等东林的势力瓦解以后,才又出手将他们抓了起来,下到锦衣卫大牢,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然而,当天下人都在说他魏忠贤坏话的时候,那就不太好办了,总不能将人都抓起来;在京城,锦衣卫就是这么干的,田尔耕扬言,任何人都不得接触和传播华夏社地报纸,只要是有人看了报纸,那就要给抓起来;如果是将报纸读给别人听,那就要砍头。

    保存、阅读、传播,都是大罪。

    短短两天之间,锦衣卫就抓了上千百姓,如果以田尔耕的标准,差不多京城地人都要给抓起来。

    田尔耕现在也是头皮麻,抓了这么多人,很多都够得上杀头的标准,可真要是杀了,那肯定得惹起众怒,田尔耕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法不责众,杀人太多那是要遭报应地。

    田尔耕不敢乱杀,暴怒中的魏忠贤就管不了那么多,一定要他杀人,田尔耕只好找了些典型杀了立威。

    即便如此

    耕此举还是引起一片哗然,内阁大学士朱延禧、孙书崔景荣、兵部尚书赵彦等“东林余孽”和中立派地官员,纷纷上书,民间百姓虽然敢怒不敢言,但是在心中痛骂是免不了的,阉党从此可谓与京城百姓彻底结仇。

    六月丙戌,魏忠贤炮制一道旨意,直接罢免了朱延禧、孙承宗、崔景荣、赵彦等人的官职,事态进一步升级。

    先是查封报社、书院,接着在京城内外肆意抓人、杀人,然后又罢了中枢几位大员,短时间内,阉党重拳迭出。

    阉党粗暴的举措,至少从表面上来说,效果不错,人们在街上再也不敢说他们一句坏话,甚至不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