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谋部的战前推演中。也有建奴利用复州城拖住复辽军。然后主力出击。在复州城下与复辽军决战的可能。
不过考虑到复州距离金州近。而距离辽阳很远。建奴应该会镇江而不是复州附近作为战场。
“辽阳那边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不过建奴的骑兵机动能力很强。咱们也不能不防。”茅元仪凝眉看着面前的大型沙盘。对于这上面的山河城镇早已是了然于胸。
“不能依赖辽阳那边的情报。让灭虏营左掖、破虏营左哨、破虏营右营的斥候向前探查的更远一点。他们的任务就是警戒前方。如果建奴真的有动作。那一定要及早发现。”李彦凝重的说道。
复州之战与两次金州之战全然不同。两次金州之战中。建奴轻视了复辽军。建奴的兵力也很清楚。对于复辽军来说。差不多是敌暗我明的情势。
与前两次金州之战可以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谋定而后动不同。这一次复辽军面对的变数可能比较多。
经过两次金州之战以后。李彦料想建奴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建奴肯定会将复辽军作为主要对手来看待。并且充分估计复辽军的战斗力。如果他们继续轻视复辽军。李彦自然再高兴不过。不过这样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建奴一旦重视复辽军。就不会再犯从前的错误。建奴很可能倾全力来对付他们。不仅是兵力上不会再是几千人的规模。很可能就是数万人的大型会战。在战策上。也一定会精心设计。很难说不会布下陷阱给复辽军钻。
参谋部的分析也认为建奴大概不会强硬的攻城。这毕竟不是建奴的强项。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建奴可以动员大量的汉军作为炮灰。就像上一次金州之战。以前从前的战事一样。用汉军掘开城墙。充当攻城之中的炮灰。不过在以前的战事中。似乎能够让建奴这样做的机会也不多。守城的明军不是逃窜。就是自大的出城野战。也只有金州城。才让建奴知道了什么是坚城。
在金州吃了大亏。建奴继续来触这个霉头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想办法引诱复州军野战。尽量发挥建奴骑兵的优势。
要想找复州军野战。镇江堡是第一选择。那边距离金州远。倒不是说建奴担心金州这点兵力。而是距离远了。建奴军很容易掩饰他们的行动。
这个时代的通讯和交通条件都很落后。复辽军在可以使用的兵力上不及建奴。机动能力又相差许多。要是在野战中被建奴抓住破绽。雷霆一击。很可能就会因此灰飞烟灭。
这种情况就好像兵战棋行棋中。不去探的图。或者是无法探明的图。完全不知道对手在做什么一样。无论做什么总会受到限制。缩手缩脚。
“要我说就大军开过去。一鼓而下。偏偏你又顾虑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一年多的军旅生涯。王国兴倒是显的粗豪了许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国兴你倒是有作名将的风范。”李彦笑了笑:“为了一个复州城。没有必要牺牲太多人。复州营也可以尝试新的战术。就看他们能打的怎么样了。”
“那你又疑神疑鬼的?”王国兴翻了翻白眼。
“不谨慎不行啊。”李彦摆了摆手:“说到底还是咱们作战经验不足。虽然说这次双方投入的兵力目前还不多。但是在辽东这个战场上。就是涉及大数十万兵力的大型会战。咱们这也是历练和学习。”
“建奴在复州做起了缩头乌龟。这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建奴在辽南的既定策略就是死守。咱们兵力少了打不下来。兵力多了后方空虚……”茅元仪见话题岔开。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继续分析刚才的战情。
“我倒是期待建奴趁虚来打金州。”王国兴笑道。
李彦摇了摇头:“建奴应该不会来金州。再说。我们守住金州要多少人?”
“哪怕建奴来个三五万。只要一营主力。加上城守炮营。以及的方上的动员。建奴想要打下金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金州城两侧的堡垒建成以后。复辽军曾经组织了几次实战演习。结果这样的城防布局显示出极其强悍的防御力。茅元仪才能够拍着胸脯做出这样的保证。
“那咱们就留一个营。带上五个营。哪怕是与建奴主力遭遇。也不怕他。”王国兴豪气的大声笑道。
“是不怕。最多大家两败俱伤。建奴想要啃掉一万复辽军。哪怕是野战。不填个两三万人进来。也不可能。问题是咱们手上的主力要是没了。这金州城也留不下。谁知道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倒是建奴蛰伏一段时间。说不定又恢复了元气。”李彦有些丧气的说道。
在来辽东之前。他甚至也想过这样的情形。偏师出击。哪怕是全军覆没。也会给建奴造成难以弥合的损失。这样的战事只要多来上几次。建奴不死也残。这就是他的放血策。
但是真正走上战场。他就知道原来的想法简单了。建奴现在能够动员的主力在十万左右。杀伤两三万。主力一两万。建奴确实损失不起。但问题是其他的明军能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陶朗先一案让李彦认识到大明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