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大桥。
通过大桥时,胡啸飞特意回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平壤。
“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说完,打马扬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平壤。
晚上十一点时分,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急行军,胡啸飞他们终于安全的撤退到了顺城。
一道顺城,冯国璋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胡啸飞看着冯国璋急匆匆的样子打趣道:“华甫,这么急干嘛?难道我们队伍里有你们的小媳妇不成?”
胡啸飞一句话把冯国璋弄了个大红脸。
“大人,我是着急的。下午时,我不断的看到有从平壤撤退的部队通过,可是怎么都等不到你们?心中着急啊。”
胡啸飞对战局的预测,真的让冯国璋佩服不已,一天,真的只有一天平壤就被日军占领了。
胡啸飞指指自己的肚子,对冯国璋说道:“华甫,你看我们干了半夜的路,现在是人困马乏,有没有什么吃的,给我们弄点。这次部队人可有点多啊。”
冯国璋听完往队伍后一看,猛地备下了一跳。
“大人,你从哪里拐骗回来这么多人啊?”
胡啸飞双眼一瞪。
“说话不要那么难听好吗?什么拐骗的,这都是从平壤撤回来的部队。除了马老将军的毅军两千人外,其余的一千多人都是加入我们啸字营的部队。别废话,快点去农协吃的,饿都饿死了。”
冯国璋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说道:“好好,我马上就吩咐炊事班加紧做饭,保证不然大家饿着肚子。”
等冯国璋离开后,胡啸飞带着马玉昆、杨建春、谭清远等人来到了冯国璋给他提前安置的住所。
这时一个典型的朝鲜民居。
木栅栏围起的院墙,院子里种了几棵树,木头搭建的民居显得非常古朴。
一进屋,胡啸飞也不管其他人,把自己的军靴一脱,立马就躺到了地板上。
“舒服,还是躺下来舒服啊,你们也别客气,该干什么干什么?今天晚上就在顺城好好的休息一晚,吃过饭后在研究后边的行程。”
听了胡啸飞的话,马玉昆也不顾形象了,五十多岁的人奔波了一天,确实也累的不行了。
顺手拿过来一个软垫点在屁股下,一屁股坐在了胡啸飞旁边。
杨建春和谭清远本来还觉得有点别扭,可是见马玉昆老将军都坐下了,于是也找了个垫子做了下来。
四个人就坐在木地板上聊了一会,冯国璋就进来了。
身后还跟这几个人,端着几个大碗和盘子。
离老远胡啸飞就闻到了肉香。
“哈哈,我说怎么一股子红烧肉味,看来今天能够踏踏实实的吃顿饱饭了。”
摆好桌子,几个人就上了酒桌。
本来马玉昆三人吃的还算矜持,可是胡啸飞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筷子就猛划拉,把好吃的都快抢光了。
这一下子老将军不干了。
“我说你小子能不能讲点尊老爱幼啊,我老人家本来垭口就不好,你看看,你给我剩的全是些青菜萝卜,我能咬动吗?”
胡啸飞往嘴里又塞了一块红烧肉后,嘟嘟囔囔说道:“老将军,当兵的就要有当兵的样子。吃饭就像打仗,要快,要不然就都让敌人给抢走了。”
胡啸飞为自己抢食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里是军营,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这下好了,四个人向恶狗似你争我抢,一会的功夫,整个桌子就被弄得盘碟狼藉。
吃饱喝足了,胡啸飞往地上一座,弄了根细木棍剔着牙,说道:“老将军,杨管带,谭管带,现在的情况你们也十分清楚。日军应该已经完全占领平壤了,那么他们接下来的作战目标是什么呢?我们还不太清楚,所以下一步的动向,还是大家商议一番吧。”
杨建春和谭清远直接说道:“我们听胡参将的,你说去哪里就去那里。”
马玉昆喝了口茶水,细声慢语的说道:“日军肯定不会只满足于拿下平壤,我想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肯定是为了彻底占领朝鲜,把握大清赶出朝鲜境内。那么顺城也就不安全了,我们还必须继续往北撤退。”
“老将军的分析是正确的,日军肯定不会就此罢手,肯定还要北进。既然他们还要北进,那就来分析下他们什么时间北进,是不等稳定平壤就全军北进还是等到稳定平壤后再北进,这关系到我们安全撤退的关键。”
杨建春说道:“对,如果日军在平壤不停留,连续北进的话,我们该怎么撤退?”
“对,日军如果大部队跟进,那么我们明天一早必须尽快撤离,这需要等赵得胜他们回来才能够得到确切消息。如果日军大部队没有全面跟进,那我们就可以慢慢的撤退回国内。我的设想是这样,如果日军大部队跟进,那么我们就在这里,也就是顺城南边的青龙里建立阻击阵地,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青龙里是北进顺城的必经之路,山脚下是大片的水稻田,如果我们把水稻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