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决战198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血肉长城 五(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夏季的草原,天总是亮的格外早,不到5点,鱼肚白色就已经泛起在地平线处,苍茫之间,略带着些许凉意的晨风吹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顿时起伏起绿色的波涛,好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之景。

    只是在这个清晨,再没有什么点点淡白散落在青绿之间的那‘伏草见牛羊’的草原景色,有的只有那隆隆轰鸣和垂立在天地之间,宛若飘渺的黑纱样的烟柱。

    远处的大地在阵阵的颤抖着,站在山坡上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师长-伊洛巴维奇少将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他很清楚,脚下传来的震颤之感是大口径重炮和空军重磅航弹砸下时,带给这片大地的蹂躏。身后通讯兵背着的电台里传来一阵叽哩哇啦的嘈杂呼叫声,都是前线航空兵在报告命中多少目标,摧毁多少目标之类的。

    从那座被中国人称作是‘宝石山’又名小尤沿山的山坡处腾起的一道道烟柱直冲而上灰蒙蒙的天空,似乎就像是连接起来了那黯然失色的天幕与苍茫一片的草原样。

    “潘斯卡维奇大尉干的不错,炮火覆盖面很宽广,有效的遏制了中国人的火力展开。”伊洛巴维奇少将扭头对身后的几个幕僚说到“告诉斯特林杰卡中校同志,他的第一强击群将在十五分钟之后,也就是,唔,五点钟发起全面攻击。”

    抬手指着远处,将军再次补充了一句“告诉潘斯卡维奇,他的炮兵指挥侦察连要注意引导弹幕延伸,全面压制我们亲爱的中国同志的反击火力。”

    “唔,但愿中国人能够比当年的关东军表现出彩一点,否则这场战争真是索然无味了。”说话的副师长-卡林洛夫上校,显然在这位军事学院高才生、后贝加尔军区有名的少壮派军官眼里,中国人的表现并不会比1945年的日本关东军好多少。

    端着望远镜远眺战地的师政治委员-伊万科维奇冷声而笑“我们的炮火足以让那些中国人躲在他们的洞窟中不敢冒出头来,待会儿斯特林杰卡的强击群一发起进攻,将会把这些如同鼹鼠样躲藏着的中国人消灭干净。这些该死的修正主义者。”

    距离此处不过数公里之外的炮兵阵地上,18门152自行榴弹炮、36门122毫米牵引火炮组成的炮群不断的向小尤沿山阵地实施不间断猛烈炮击,到处都是忙碌着的身影,不远处的独立火箭炮营的BM-21火箭炮群则在装弹中,准备最后一轮的覆盖。

    “潘斯卡维奇大尉同志,潘斯卡维奇大尉同志,团长同志让我转告您,师长伊洛巴维奇同志要求以必须不间断的炮火掩护第一强击群即将开始的进攻。”一个背着图囊的参谋匆匆跑来,向着只穿着一件海魂衫的炮兵指挥侦察连长-潘斯卡维奇大尉说到。

    斜戴着战斗帽的潘斯卡维奇满脸都是汗水,摘下帽子来胡乱的擦了一把,他便粗声粗气的说道“告诉团长同志,我知道了,请他放心,我们的炮火将打得那些中国人无法抬头。”

    看着这个粗野不堪的大尉将满是汗渍的战斗帽又扣到了头上,军服笔挺的参谋挠了挠脸,低声嘟囔着骂了几声这草原上的蚊子一番,便是敬礼扭身走开。

    “真是见鬼,打了这么多炮弹,真是见鬼!”参谋看着那乱七八糟堆积着的、还在袅冉着阵阵腾腾热气的炮弹壳,不由得咂舌而叹,如此这样多的炮弹打过去,估摸着那些中国人没有被炸死,也会被震死的。

    “注意了,炮火做最后一轮轰击,随后实施延伸!”身后传来了大尉那粗鲁的吼声。

    阵阵的刺耳尖啸声从不远之处如同骤起的飓风样的划破传出,不用去想也知道那是‘冰雹’在做齐射。中尉皱了皱眉头,看着那无数划破天幕的火龙,不由得匆匆加快了步伐。

    小尤沿山正面5公里,以两个摩步营、独立坦克营、配以侦察营组成的第一强击群,正蓄势待发,指挥员斯特林杰卡中校大刀金马的跨坐在一辆‘嘎斯’吉普车上,低头看着腕表。

    十多架‘米格-27鞭挞者’歼击轰炸机组成的强击群正飞掠过已经开始展开攻击锋线的装甲集群的上空,匆匆的扑向那片完全被笼罩在火光之中的山头。

    前线航空兵已经累计投入了一个对地支援师、一个独立轰炸机团、两个直升机团和一些侦察机,反复对当面的中国人的筑垒地区实施了高密度、大规模的空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开始进攻吧!”斯特林杰卡中校抬手挥了挥,后座的通讯兵立即开始捂着耳机,对着无线电台的送话器连声高喊“代号阿穆尔、代号阿穆尔!”这是地面部队开始进攻的讯号。

    T-64主战坦克、БРДМ步兵战车、БTР-60P运输车组成的钢铁洪流开始浩浩荡荡的向前涌进,划掠过头顶的炮弹以更加密集的频率纷纷砸落在那座并不是很大的山头上。

    正武山要塞指挥室,接到报告的赵江河旅长抓着话筒不断的询问情况:“对,对,苏军已经开始进攻了,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对,刘建材,我需要你确切的回答。”

    “报告旅长,我中队已经伤亡三分之一,目前残存人员已经全部进入射击阵地,请旅党委放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