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民心
“爷无缘无故遭了灾,来了这泉州一趟,半年功夫,竟是得百姓如此爱戴。『雅-文*言+情$首@发』”忽听江婉莹的声音在身边响起,傅秋宁转过头去,只听这女人喃喃道:“姐姐知道吗?这些百姓,应该都是来给爷送行的。啧啧,男人当到了这个份儿上,才不枉老天生他一场。”
傅秋宁笑道:“爷此刻固然是风光无限,不过咱们身为爷的妻小,难道不是与有荣焉?如此看来,上天生你我为女人,得以嫁给爷这样不出的高兴。谁知一朝消息传来,金小侯爷竟是马上就要离开泉州回京述职。这下百姓们自然是如同炸了锅一样,群情激涌之下,十几个泉州城最大的乡绅富户一商量,利用一晚上的时间赶制出了一面万民伞,仅仅三天,便让三万多的百姓在那伞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所以才有今日这壮观的送行。
金凤举那几句话虽然简短,但为了让所有人都听到,这小侯爷把自己不怎么样的内力都用了出来。如今喊完了,才觉着胸口气血翻涌,连忙调息了一回,只见两个乡绅也上了船,万般恳求他一定要收下这万民伞。金凤举一开始是坚辞不受的,最终却抵不过民意如海,只好收下,又和百姓们话别一回,待傅秋宁等都上了船,他站在船头,看着码头渐渐远去,那成千上万的百姓却仍是伫立不动,就连一向自诩心如坚铁的小侯爷,此时眼窝也不由得湿润了。
”爷,海上风大,当心伤了风,还是回船舱吧,百姓们和码头都已经看不见了。”傅秋宁来到金凤举身后,轻声劝了一句,然后她的手就被丈夫紧紧握住。
“秋宁,你说,百姓们的要求多简单啊,只要生命不受到威胁,能吃饱,冬天不用挨冻,他们便是感恩戴德,他们是如此渺小甚至卑微,可是你看他们聚在一起,那种光芒,那种巨大地凝聚力,岂是我这样一个身受皇恩的小侯爷能够比拟的?你说,我有什么功劳?有什么脸面得到他们如此真诚地感激和爱戴?”
金凤举握着妻子的手,落下的泪水随即被风吹散。却听傅秋宁温婉道:“百姓们是最质朴的,爷不过是带着将士们剪除了倭寇,便令他们感恩戴德。虽说民心如海,可是他们的命运,最终还是把握在皇上,把握在爷这样的高官手中。所谓离乱人不如太平犬。爷若是觉着对他们的这份心意受之有愧,日后伴在皇上左右,便多为他们争取一份利益,多为百姓出头说话就是了。”
金凤举扭头看着傅秋宁,忽然微微一笑,搂过了她的肩膀,轻声道:“是不是因为秋宁也曾经身份卑微受过欺凌,所以格外理解这些升斗小民的辛酸?若是婉莹,就万万说不出你这样一番话来。也莫要说她,阖府中除了老太太,怕就是连太太,二太太,燕芳妹妹这些人,也都是瞧不起这些身份地位低微的百姓。唉!真该让她们也来看看今日这场面,到时候只怕她们心中也会受一些震动,想一想自己素日里的吃穿玩乐,都是谁供给她们的了。”
傅秋宁双目泛光的看着金凤举,欣慰道:“爷以侯爷之尊,能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泉州百姓们送你的万民伞,不亏。”话音落,她轻轻靠在金凤举肩头,闭上眼睛,感受着那强劲的海风吹过自己和金凤举的发梢,心中默默道:凤举,你知道吗?我能穿越到此处,做你的妻子,是我这辈子最幸运也最幸福的事。
因为急着赶路,这一回从海入运河时,就没有再休息。好在江婉莹似乎是上次晕船的太厉害,这回却有了免疫力,竟没有卧床不起。几个孩子照旧是精力旺盛,幸亏有老猫看着,不许他们去甲板上,加上孩子们又有几只半大小猫为伴,倒安分了许多。须知这深秋时节,越往北方越冷,万一落了水,那可真不是好玩儿的了这一日弃舟登岸,码头上早已有金府的几个管家以及婆子在那里眺望,待金凤举和傅秋宁江婉莹等下了船,众人就一窝蜂拥了过去,帮着捡拾东西,几个婆子围在傅秋宁江婉莹身边,七嘴八舌地道:“从前几日接到信儿,通府都不曾好睡,下人们忙着打扫各处。老太太和太太差点儿把眼睛都望穿了,昨儿听人报说船今日就能到岸,这不,一大早儿老太太和太太便起来了,与二太太燕芳姑娘等一起在门口等着,只怕这会儿还没进屋呢。”
傅秋宁等人听了,心下也不由得焦急起来,都道:“这如何使得,老太太和太太年纪大了,又是这么个节气,一旦伤了风岂是玩的?”因除了将一些贵重之物放在马车中之外,其余皆交由家丁们收拾,金明在这里照管着,然后金凤举和傅秋宁江婉莹以及几个孩子纷纷上马上车,直奔国公府而来。
一路来到国公府,下了马车,几人知道老太君等可能在门口,也不坐轿,急急奔后院而来,果然,就见在康寿院门口,乌泱泱站着足有几十号人。金凤举紧走几步,在离老太君江夫人等还有十几步的时候,便抢上前跪倒,大声道:“祖母,孙儿哪敢当祖母在这里迎接,请祖母与母亲二太太一起移步进屋,容凤举随后拜见。
金老太君看见这孙子,早已是泪流满面,江夫人也抑制不住眼泪,却还是温婉劝道:“老太太,咱们进屋去吧,看见他们一大家子平安归来,这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