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4章 斗(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唐林,庐山为什么叫庐山?”

    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壹加壹为什么等于二,唐林为什么叫唐林?说好回答也好回答,说不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幸亏唐林从小爱读书,对于华夏国的大山大川还是有些了解的。

    “华夏国内的名山大川的名字,有的是神话传说而来,有的是帝王命名,有的是当地的习惯,有的是山体的形态,有的则用方位走向为名。庐山其实有挺多传说,其中一种是说,早在商初的时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从华夏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他叫做裕,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俗字是个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可是唐林说完有点小得意,风宓妃却一丁点都不感兴趣,“这都是骗骗小孩子的东西吧?我在欧洲的时候跟一个年轻的历史学教授好过两个月,他就说,其实所谓的历史学的基础,是推理学。我觉得十分有趣,任何资料记载和历史遗迹都不能百分百还原当时百分百的真实情况,到最后还是要靠拼图证据链接来做推理,对吧?”

    “我想,如果我放下现在的一切,至少还可以去商唐县人民医院做新任院长,然后从事自己的老本行,然后在商唐开发区建立一座全新的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同时再建造一座足以把商唐宾馆比下去的现代化酒店,你说怎么样?”

    风宓妃突然提出的问题让唐林十分吃惊,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