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大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卷 重定中原 第二十三章 东征前奏(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方便,否则恐怕二人从东走到西都要小半天时间。

    快到晌午时分,二人来到了城西地贫民区附近。

    任何城市都有贫民区,古往今来、中国外邦,皆是如此。做为反映一个城市最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的最佳写照,贫民区当之无愧。

    扶苏、赢忌倘佯在贫民区的狭隘街道内,心痛地看着眼前地这一切:棚户依旧是那般的狭小,室内依旧是那般的黑暗,路边的脏水依旧是那般的流敞,路旁的贫民依旧是那般地骨瘦如柴、面现绝望与木然。更让人心酸的是在贫民区内,扶苏看到了不少身体残疾的伤残兵士以及流落在咸阳的关东饥民,这些人大多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个个一脸木然地坐在那肮脏的污水里,在为今日的生计而发愁!

    “唉,看来这里的情况比较糟啊!”赢忌叹了口气。

    扶苏点了点头,也有些心酸:“我小时候这里就很穷,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样,甚至比以前都不如了!二弟,我是不是有些不称职?”赢忌忙道:“兄长,这不是你的责任,这些都是赵高那些奸党留下来的祸根。要不是兄长。他们能不能有命还不一定呢!”

    扶苏默然无语,摸了摸身上,想掏一些钱救济一下这些穷人。可摸了半天才发现身上竟然一文钱没带,虽有些玉佩和宝石,却不能给这些穷人,否则这么珍贵地东西会给这些穷人引来杀身之祸的,扶苏心中苦笑:“果然,皇帝都是不带钱的!”

    赢忌见状有些忍俊不禁的意味,笑道:“兄长,别摸了。你哪有带钱的习惯!为弟这里有!”说着,从腰下解来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扶苏大喜,接了过来。向路旁一脸戒备之色的贫民们挥了挥手:“你们都过来!”贫民们有些迟疑,不敢轻易上前。

    在秦代。国家是不允许有乞弓存在的,更不要说有人胆敢主动行乞啦,否则可能会被官府处以严酷的肉刑并送到工地或边疆服苦役。这条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所以秦国一向号称‘关中无乞’。这也就是为什么扶苏和赢忌一副贵公子的模样在街上走了半天。可还是没有贫民敢上前乞讨地原因:在秦国做贫民可以,做乞弓不行!

    见贫民们不敢来,扶苏立时想起了秦法的相关规定,心中不禁有些酸楚。但身为皇帝却也不能带头破坏法律,于是眼睛一转,有了主意,笑道:“你们都过来,我问你们一些问题,如果你们答得上来,我就赏你们一些钱。这样不违法吧!?”

    贫民们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连忙一窝蜂似地捅了上来:“公子、老爷,您问吧!只要我们知道的,一定告诉你!”一时间,妇女、小孩、老人、饥民、残兵将扶苏和赢忌围了个水泄不通,个个贪婪地盯着扶苏心中地钱袋,却惧于律法,没有人敢硬来。

    “第一个问题:以前你们还可以靠打打零工或在城外租些田亩来过活,现在你们怎么生活的?回答的,赏一枚刀币!”扶苏正色道。

    众贫民一听眼都直了:“答一个问题,赏一刀币,那可是够一家人三四天的生活费了!”连忙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道:“公子,现在世道不好,没有多少零工做,我们就只好到城外砍些柴、捕些鱼,勉强维持生计!”“是啊,是啊,这些年租赋越来越重,剩下来地粮食根本不足以维持生活,所以有时如有一些好心的大户开赈施粥、施粮,我们就去领一点,也能凑合着过日子!”“公子,我们女人有时候帮一些大户洗洗衣服,也能换点饭钱!”“唉,公子,如果家中有年青后生或闺女的话,多少还有点饭吃,只有老人和孩子的话就只能等死了!有时候只能将孩子卖给大户,以求孩子能有个好出路,自己也能话填饱肚子!”

    扶苏听得眼眶里有些湿润:“秦国地百姓很自律啊,因战乱穷成这样也没有人去乞讨,只是默默地在死亡线上挣扎!多么朴实的中国人!”连忙点了点头道:“好、好,都有份,都有份!”便把手中的钱币数出数十枚,一一分给众人。拿到了钱的众贫民们个个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这些天的饭钱有着落了,不用东奔西跑了!

    “第二个问题:现在你们这样穷,官府不管吗?我好像听说皇帝陛下已经下诏救济贫民、流民的啊!”扶苏又问道。

    众贫民赶快再次抢答:“公子,有救济的,只是数量太少了,基本上都是一些在军的家属拿了去!”“是啊,公子,官府有时候也施舍些稀粥话和粮食,可是数量太少,很多时候根本排不到!”

    扶苏看了看赢忌。赢忌也是一副无奈的神情。现在战乱仍未平歇,只有江南和巴蜀有一些余粮,只是这些粮食多要供应庞大的军队以及军队家属,能剩下多少救济这些贫民、流民就可想而知了!

    扶苏叹了口气,又将手中的钱币发了一轮,众贫民这回更高兴了:至少这七八天里饿不着了!

    “还有,你们觉得现在的朝庭怎么样,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完善一些?”扶苏强忍住心中的不安,继续问话。

    谁知这回众人哑了,一片寂静。良久,有人小声地道:“公子,不能议论朝政的,否则要倒霉地!”看来,以前秦法的巨大惯性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