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多病的麦克唐纳前首相,被远东战场上接连传来的各种噩耗彻底击垮了精神和身体,不得已将首相的宝座交给了老对手鲍德温伯爵。但新官上任的鲍德温首相虽然成立了战时内阁。可是对于屡屡失败的远东干涉作战,同样是一筹莫展。而最新传来的诸多恐怖情报,更是让他感觉自己宛如深陷于地狱……
这座官邸的最新一任主人,保守党领袖,斯坦利·鲍德温伯爵伸手揉着太阳穴,感觉自己的头很痛。
截止到目前为止,皇家海军在中国付出的损失,都已经超过当年的那一场日德兰大海战了!
遗憾的是,美英全球竞争的风潮刚刚告一段落,战争的阴霾却又从地平线上升起。
丘吉尔喷了个烟圈说道,“……另一则最新消息是,中国的赤色分子已经彻底摧毁了中国广东省的地方政府军队,突袭攻入了省会广州,并且丝毫不顾国际影响,动用武力攻占了广州市区沙面岛的英租界和法租界,我国的守备部队在进行了象征性抵抗之后宣布投降——因为他们总共只有六个苏格兰军官和八十个印度士兵;而法国佬则趁早坐船溜走了。为了预防万一,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也自发组织了疏散,和中国其它地方的英国侨民一起撤退到了香港……下一个战场就是香港,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鲍德温首相闷闷不乐地说道,这种“打地鼠打出大老虎”的失控情形,实在是让他感觉糟透了——在参加马尼拉会议。签署《远东联合反共公约》的时候,大多数英国绅士都以为这只是一次弹压殖民地骚乱、捍卫商业利益的维持治安行动,谁知等到战争爆发之后,不列颠政府才发现自己犯下了何等轻敌的错误。
然而。在亚洲,不列颠却是自己主动地一脚踩进了战争的火坑,并且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战火的惨痛。
而美英之间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的各种明争暗斗,更是让不列颠对领导世界的职责越来越感到不堪重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幸好。经济的长期萧条同样严重制约了美国的对外干涉能力,迫使美国在这几年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战略退却,重新陷入孤立主义,也让英国总算是暂时喘了一口气。
“……对于即将爆发的香港之战,我军准备得如何?有胜算吗?”鲍德温首相追问说。
丘吉尔略显忧郁地答道,“……至于胜算……在得知中国赤色分子拥有原子弹之前,我或许会很有信心地说‘是的’。但是现在嘛……唉,不管怎么样,我只明白一件事——英格兰决不允许轻易后退!”
“……整个广岛市区都在大爆炸之中消失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化为灰烬,至少方圆几百亩的土地被烧成了玻璃。与广岛市隔水相望的江田岛海军学校,还有不远处的吴港要塞。都被几乎夷为平地。”
“……帝国海军部已经调集了第二支规模庞大的远征舰队:竞技神号和光荣号航空母舰、皇家橡树号和复仇号战列舰、还有六艘巡洋舰和二十二艘驱逐舰,十五艘辅助船只,一百二十架各类飞机,还有以土著部队为主的两万五千陆军部队——为此掏空了帝国在印度和马六甲的几乎全部家底……”
如果这场家庭纠纷一直持续下去,最终恐怕会影响到王位的归属——所以,虽然很不擅长应对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纠纷,但出于一位臣子的职责,斯坦利·鲍德温首相还是勉为其难地两边走动,从中说和了几次,企图调和这对王室父子的关系,最后发现自己果然不是这块料:这似乎应该是牧师的工作!
“……取而代之的。则是布尔什维克党人对全世界一切文明国家的威胁!能够一发灭国的原子弹……见鬼!这帮刚刚剪掉辫子的黄皮猴子,到底是怎么才弄出了这样威胁世界和平的超级武器?这不科学!”
——成千上万的不列颠勇士,总排水量超过三十万吨的宝贵舰艇,都因为一次“警察行动”而损失了!
更糟糕的是,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大英帝国在中国其它地区的势力和据点,也正在被逐步摧毁。
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
此时此刻,他正跟刚刚被提拔为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讨论着最新传来的远东战场情报。
在欧洲,战争的危机还不太明显。纳粹党的希特勒虽然已经独揽大权,但虚弱的德国陆军还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苏联人虽然借助经济危机的空隙,从美国和欧洲搞到了大量工业机械,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业能力,但他们的国境线距离欧洲腹地还很遥远,不足以真正动摇“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不管是否符合科学,这些赤色分子就是在一步步地摧毁着我们的远东势力范围,首相先生。”
而大英帝国在中国长江流域的一切利益,随着中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封锁长江口,都彻底化为了泡影。
丘吉尔一边抽着烟斗,一边指着桌上的日本地图说道,“……佐世保、吴港、横须贺,日本海军帝国本土的四个主要基地,已经被摧毁了三个,只剩下了一个地位最不重要的舞鹤基地。就连为日本海军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