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确实是一个人命微贱如草的悲哀年代,连血光和战火都已经无法吸引眼球了。
再接下来,王秋又稍微讲了讲红军这边的长征,国民党这边的两广事变、西安事变,然后是卢沟桥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爆发……上述这些东西,在之前的纪录片影像中都有描述,因此只是简略一谈。
——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前夕,美国和日本进行最后谈判的时候,美国人确实是有全面出卖中国利益,支持日本侵吞中国,以此来换取日方在其它方面让步的打算……当然,他们最终确实还是谈崩了,从而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给了苦苦挣扎的中国人一个反败为胜、报仇雪恨的机会;但如果当时日美双方顺利谈拢了的话……嗯,不管中国还有没有希望,至少重庆政府是没戏了。
可问题是,如果警察跟混混是一伙的,那又该怎么办呢?好像就只有无条件投降了吧!
对于这一观点,胡德兴总政委沉吟了一会儿,表示有保留的同意——在大革命失败的时候,红军并非没有想过在北方开枝散叶,无奈当时的北中国实在没有这个社会基础,故而只能在南方先扎下根来。
总体来说,整场抗战就像是某个老实人在街上被混混骂了一句“看什么看”,然后两个人就打起来的感觉……混混其实也不知道究竟要打老实人干嘛,反正先打上一顿再说。老实人只会抱头蹲防,就是偶尔抽空还上几拳,也是缩手缩脚的,自然怎么也打不过混混,只能咬着牙死撑,同时盼着警察过来主持公道。
所幸中国的身板够大,在被吃掉之前,就让日本人先消化不良了——想想也真是够可悲的。
让王秋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当他提起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之时,胡德兴的表情倒是非常淡定,只是摇头微微叹了口气,完全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怒发冲冠、热泪盈眶……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个年代的纵兵屠城、奸淫掳掠,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早已把眼泪流干,对这种事已经几乎激动不起来了。
“……世界第一的工业总量,世界第二的综合国力,吃肉成为日常消费,钢铁年产量十亿吨?!登月计划,南极开发……唉,如果这就是革命胜利之后的光明未来,我们这些革命者就是死也甘心了!”
“……就快到了,胡老前辈。”王秋微笑着答道,“……我们很快就要讲到新中国的诞生了。”
而更近的一次浩劫,则发生在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失败,张勋率领“辫子军”攻破南京的时候。当时在辫子兵的肆虐下,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惨剧之中,几乎是天愁地暗,中外震动,连袁世凯听了都为之咋舌。那些辫子兵所到之处,挨家挨户上自天花板,下至阴沟,挖地三尺,一丁点都不放过。城内的妇女也饱受这些人的戕害,投秦淮河自杀的女子几乎堵塞了河道……浩劫过后,用当时人的话来形容就是,南京城内“各等人民皆体无完衣,家无一餐之粮”。
谈到这里,王秋却又话锋一转。“……虽然江西苏区的陷落,确实让人很是惋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瑞金革命根据地跟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距离太近,发展空间太小,军事压力太大,战略位置其实相当不利。除非有能力正面击败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或者从背后组织起大规模的暴乱和兵变,直接毁掉蒋介石自己的根据地,否则红军就必须跳出这片局促之地,冲向更广阔的天地,红色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最后,穿越者们的“未来历史讲座”终于进行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个中华巨龙昂首腾飞的时代。
——天晓得这些百年之前的革命前辈,在得知中国人自己变成了帝国主义之后,到底会怎么想……
没办法,正如同晚清朝廷是“洋人的朝廷”一样,蒋光头的政权也是“洋人的国民政府”,一心跪在洋大人面前摇尾巴卖乖,只求赏根骨头吃。同时却又愤怒地撕咬着那些不肯下跪的中国人,把他们视为生死仇敌。至于自己挺起脊梁骨……这帮崇洋媚外的买办阶级,在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脊梁骨这种多余的东西?
“……我知道,然后就是‘长征’对吧!刚才的影片里似乎是这样称呼的……唉!早先跟党中央断了联系之后,又看到红军在福建事变期间毫无动静,我就觉得这回的反围剿战局只怕是不妙;前些日子听说广昌战役失败,中央苏区北大门洞开,更是已经预感到‘中华苏维埃国’可能大势已去……但还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能把仗打成这副惨样——连个目的地都没想好,就学着李自成的榜样,急匆匆地丢了苏区当流寇!”
与之相比,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虽然杀的人更多一点,但也就是量的差异,还谈不上质的突破。
再接下来,当王秋讲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之时,胡总政委已经能够淡然处之了。但是在听到朝鲜战争之中,立国不足一年的中国志愿军出境远征。独力把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大兵揍得一溃千里,顺便还搂草打兔子,干翻了英法等一干“联合国军”之时。胡总政委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在今年六月,鉴于广昌战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