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泰晤士河上的奇兵(中)(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您能施展一个魔法,让天气变得晴朗吗?”

    3月17日下午一点,伦敦西北方,泰晤士河畔,牛津大学城。

    一道雪亮的闪电划开英格兰南部三月份的阴霾天空,震耳欲聋的雷声让人耳畔嗡嗡作响。

    浑身衣服都湿漉漉的王秋同学抱着胳膊,皱着眉头,躲在泰晤士河畔一座闲置无人的岗亭内,忧郁地看着漫天铅云翻卷,闷雷滚滚,风势劲猛,浊浪滔滔,时不时有一丝丝寒冷的细雨随风溅落。

    光线暗淡的岗亭内。王秋摸出一张伦敦近郊地区的旅游地图,对哈利戈登常务次官如是解释说。

    王秋很谦虚地承认,他可没有让这票乌合之众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变成长征时期工农红军的本事。不要说让他们连续强行军一百公里,就是只跑上二十公里,这帮人接下来也绝对没有体力再打城市巷战了。

    这样一来。牛津大学城就进入了混乱动荡、秩序瓦解的无政府状态。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学术圣地,牛津本身也是当今不列颠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大学城内不仅充斥着许多白人至上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极端主义者,也有许多黑人、印巴裔、拉美裔、北非裔移民的师生,此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外国留学生。众所周知,大学生们本来就情绪激动,容易被煽动起来鼓噪生事。而在极端主义思潮的刺|激之下,他们更是被“纳尔逊骑士团”的宣传员直接蛊惑。抄起武器就杀向那些肤色和发色不同的外国同学……但受害者自然也不甘示弱,同样纠集起组织,摆明了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纵火、抢劫、强|暴、杀人、偷窃……各种各样的罪行都在战乱时代的背景下遭到忽视,其场面之惨烈和火爆,简直犹如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红卫兵武斗一般!直到这场猛烈的风雨突然降下,才让这场混战稍稍降低了烈度。

    哈利戈登常务次官苦笑着叹息道,“……我们总不能就此取消作战行动。或者干坐在这里一直等到明天吧!法国人在这时候说不定已经打到能看见伦敦桥的地方啦!”

    “……唉,中国来的小家伙,请你不要强人所难啊,如今这年头,恐怕只有上帝才能自由自在地操纵狂风和雨水。而对我来说,就是召唤一颗陨石,把牛津大学给砸了,也比操纵天气这事更容易呢!”

    “……放心,船在虫洞另一边早就预备妥当了!”王秋一脸得意地笑着说道,“……为了帮助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在日后收复上埃及,我之前已经陆陆续续地搜集了不少冲锋舟,堆放在亚历山大港的埃及王宫里,预备用在尼罗河上的作战之中……现在正好可以挪到泰晤士河上来用!”

    然而,王秋他们却等不了这么多时间——“向着伦敦赛跑”的大博弈,逼得他们唯有争分夺秒才行。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在于,进入伦敦并不意味着胜利的立刻到来!因为从地图上看,白厅、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都深处于伦敦市区的中央腹地。如果按照正统的进攻路线,从郊外一路缓缓推进,就必须好像一层层地掰竹笋一样,沿途铲平和镇压好几个正在激烈交战的街区,捣毁“纳尔逊骑士团”控制的许多街垒和据点——王秋他们这两千多异能者大军听起来貌似牛气冲天,但若是说穿了,那么在残酷的巷战绞肉机之中,也就是一队缺乏重型炮火和装甲部队支援的轻步兵而已。想要凭借这么一票乌合之众,只用几个小时就打穿半个伦敦市,把军旗插上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的房顶……王秋实在是没啥把握。

    很显然,王秋此次携带的大约两千名战斗人员,是没办法全部挤上这些小艇的。所以,他只是选拔了一支大约一百人的精锐突击队,全副武装地登上游艇和冲锋舟,跟着自己一起走水路出发,而其他人则继续在古埃及待命。而这支突击队的任务,也只是掩护王秋突入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或者泰晤士河畔靠近白厅的某座其它建筑,占领一小片稳固的登陆场……然后,王秋就可以取出虫洞,在战场中央就地暴兵了。

    但是,在异世界多少拥有几次实战经验的王秋同学,却坚持否决了这个毫无想象力的主意,而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这帮人的任务,并不是只要打进伦敦市区,胡乱占领几个街区就可以了,而是深入伦敦市区的核心要害。要把白厅、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这些地标性建筑聚集的核心市区给抢回来。

    “……轰隆隆——”

    ——牛津大学城,这座位于泰晤士河上游谷地的历史名城,距离伦敦市区约摸一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它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和遍布全城各地的古迹而闻名于世,乃是许多国家勤奋学子们心目中的天堂。

    于是,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一支由十余艘各式小船组成的“内河舰队”,赫然出现在了浊浪翻滚的泰晤士河面上。其中绝大部分船只,都是中国解放军救灾部队常用的大号玻璃钢冲锋舟,而最大的一艘“旗舰”,则是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给自己订购的一艘排水量九吨半的小型游艇“眼镜蛇号”。

    王秋微微一笑,同时伸手指向面前的泰晤士河,“……沿着公路向伦敦推进。且不说沿途势必要遭到的骚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