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海德公园见闻录(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结果等到沈岳破产失踪的时候,她已经当了好些年的全职太太,老本行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而且英国经济又不景气,以她的条件想要重新找份工作,真是比登天还难,只能吃救济金为生。

    一开始,沈岳的移民计划还算顺利,找的中介公司也比较靠谱,没出什么岔子就把全家人投资移民英国的事情给办妥了。在落户伦敦之后不久,沈岳就买了漂亮的小别墅,而他太太还给他又生了个儿子。

    “……在沈先生失踪了半年多之后,他老婆也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割脉自杀了。”王瑶答道,“……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沈岳的老婆原本在国内是位挺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在刚刚移民到英国的时候,也是想在英国继续当医生的。可是英国不承认中国医生的学历,必须要重新上学考过才行。他老婆于是就犯了懒,从此专心待在家里,做了全职太太。

    最后,在东伦敦贫民窟的公寓里继续挣扎了一年之后,沈老板终于彻底破产。口袋里只剩下了机票钱,只好再也顾不上什么面子,夹着尾巴回到中国。想要回老家东山再起……然而,在回到老家之后,沈老板才绝望地发现,移民出去容易,想要再回来可就难办了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的国籍差不多是全世界最难拿到的。他们这些“英籍华裔”没有正当理由甚至不能在国内久住,必须定期回英国。然后再办探亲护照,才能又一次回到中国……光是这笔满世界转圈圈的旅费,就足以让破产的沈老板发疯了。

    但问题是,当沈岳开始想要在英国重操旧业的时候,才发现在“自由天堂”里一样也要有人脉关系才能办事顺当。偏偏他既没有人脉。也没有什么独门技术,在英国又是两眼一抹黑,光靠一点钱根本挤不进那个圈子。更别说白种人之间一向有种从不言说的默契。每个行业不到真没办法的时候一般不会放进异族,更遑论中国人想要打工做体力活倒是没问题,想要开个修车公司自己当老板,可就很受排挤了。

    由于那时候的英国经济已经不太景气,原本兴冲冲来到伦敦想要大干一场的沈岳老板,在地方政府、工会和行业协会之间到处受排挤,国内磨练出来的办事经验在新环境全都不管用,最后只好抛弃了修车本行,跟一个结交多年的英国熟人合伙做起了金融期货生意因为这个行当入门的门槛“似乎”比较低。

    那些数典忘祖、疯狂反华的中国移民,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他们在欧美国家就算是住地下室、洗盘子、打黑工、受尽乒和凌|辱,也还是觉得享受到了人权和民主的光辉,并且鄙视和憎恨着还在“共产主义炼狱”里挣扎的中国同胞?因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好不容易出国之后,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如果最后还不如在国内生活得舒服,那么这些罪岂不是就统统都白遭了?

    在这方面,美国和澳洲作为移民国家,相对来说社会氛围还比较宽松,容易接纳新人。但在社会相对固化的英国。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过去一向都是英国人移民到外国,而不是外国人移民到大不列颠岛!

    王秋把谈话引导回正题,如此问道,然后从姐姐口中得到了一个颇为惊悚的答案。

    说实在的,英国政府对失业者的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可惜人家做惯了阔太太,根本没法适应这样穷困潦倒的生活,回到国内又不停地被熟人嘲笑,最后一气之下割脉自杀,当时才三岁的小儿子则是不知所踪……沈岳同志在伦敦苦苦搜索了这么些年,都一直没能找到他儿子的下落……”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在执行国外任务的时候,遭遇过的最疯狂的敌人,就是这些被洋人欺负之后不知反抗,却反过来极度憎恨着祖国的华裔啊!就算是刚才那个在路边哭诉自己不幸遭遇的投资移民,别看他在英国被欺负得这么惨,心中指不定在怎样憎恨着咱们这些中国同胞,同时赞美着英国的自由和人权呢!

    所以,老弟啊,在国外的时候。你可千万要注意了。那些没有抛弃国籍的华侨,大概还可以视为同胞,至于那些抛弃了国籍的华裔,你最好还是不要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那些出国离乡几代人的老华裔,倒是有一部分或许还会心向祖国;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移民国外的家伙,十个里面有八九个都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孬种,只会在国人面前逞凶。永远在洋人面前装孙子,把祖国来人当成十世仇敌……

    海德公园的长椅上,王瑶一边对王秋介绍着沈岳同志的不幸身世,一边缺乏同情心地如此叹息说,“……哎,咱们的毛主席真是有远见,他曾经有句名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那些铁了心要抛弃祖国的人,最后结果一般都不怎么样。

    除了事业有成之外,他的家庭婚姻也挺不错,娶了一位硕士学历的女医生当太太,之后又生了个女儿……然而,就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沈岳老板却跟无数崇洋媚外的国人一样,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在“贪污腐败、特权横行”的中国当富人不安全;又被英国那边的合伙人忽悠,认为自己作为企业界人才,在讲究法制的国外应该更有前途,最终没能忍住满街移民广告的诱惑,办了去英国的投资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