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来自红河的风暴(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没有办法治疗患者的情况下,古代的国家想要对付瘟疫,唯一比较有效的对策就是隔离病患。

    崇高的蔚蓝苍穹之下,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阳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猛烈、洁白,而且炫目。

    在率领两万多嫡系军队从希腊登船渡过爱琴海。撤离欧洲之后,图拉罕帕夏先是在小亚细亚的士麦拿港登陆,镇压了此地的希腊人起义。然后又掉头南下,击退了试图趁火打劫的医院骑士团。从此在小亚细亚初步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为了应对东方库尔德人和突厥酋长的联合入侵,他又再一次长途跋涉,翻越重重山岭,在安卡拉附近的边境线上苦战一场,总算是保住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部分亚洲疆土。

    “……传令!全军拔营出发,向布尔萨城挺进!”他兴奋地挥舞着拳头,眼中的迷茫一扫而空,“……只要打赢了这一仗,这个国家就是咱们的啦!”

    更要命的是,尽管图拉罕帕夏很清楚瘟疫的可怕之处,但为了维持数万军队的给养供应,在找不到地方贵族勒索物资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得不派遣士兵到处劫掠村镇,从被丢弃的房屋里搜集粮秣,不可避免的接触了一些病人和尸体,以至于无孔不入的瘟疫还是传播到了他的军队里。这不仅让士兵们人心惶惶,连战马也开始大量倒毙小鸟游真白投放的细菌武器里,可是有马瘟的……

    然后是天花,这种病更加可怕,能通过飞沫传播,让很多人防不胜防。天花发病之后的第一关是高烧。很多患者都熬不过这个环节死掉了。即使撑过了高烧。接下来还会浑身发胞症、溃烂,乃至于有很大的几率引发败血症在抗生素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也是能要人性命的!

    这就是安纳托利亚,西方历史上的一块文化昌盛之地。

    所谓隔离病患,就是用石头和砖块封闭城门,把病人和疑似患病者统统堵在一座城镇或一个街区里,在外围安排军队筑起坚固的工事,严厉盘查,只准进,不准出。任凭隔离区里面的人自生自灭。

    最后是鼠疫,也称为黑死病或出血热,这种瘟疫是由耗子身上的跳蚤传播。病人一般先是发烧到精神错乱,然后浑身冒出大片的黑色斑块,疼痛难忍,最后皮肤迅速溃烂脱落。渗出数量惊人的淤血和脓汁……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患者通常撑不过几天时间。就会一命呜呼,尸体还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直到一位从布尔萨城冒死赶来的求援信使,为他指出了一条似乎大有可为的前途。

    而此时困守于红河岸边的图拉罕帕夏,却不仅从信中看到了耀眼的苏丹宝座,更看到了在旧都布尔萨城内囤积的巨额粮秣,还有钱财、壮丁和工匠……这都是他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的东西!

    到头来,全靠图拉罕帕夏带着他麾下这支最后的土耳其军队左冲右突,苦苦周旋,才勉强顶住了内外敌寇的这一波攻势,保住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大部分疆土……

    因此。在穆罕默德二世苏丹暴毙,首都阿德里安堡沦为辐射废土之后,不仅土耳其对东欧的统治一瞬间土崩瓦解,就连在小亚细亚的领地也发生了动乱。困守罗德岛多年的十字军后代医院骑士团,统治小亚细亚南部的卡拉曼酋长国,盘踞小亚细亚东部山区的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还有制霸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全都像闻到腐臭味的秃鹫一样,前赴后继地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尸体扑了上来。而土耳其帝国内部的诸多酋长权贵,看到原本效忠的奥斯曼皇族已经毁灭,也相继扯起了反旗。

    因此,对于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各地统治者都拿不出治疗的对策,甚至不知道能否保全自己的性命像霍乱、天花和鼠疫这些瘟疫,在十五世纪都属于绝对的不治之症,只能靠个人的体质和运气硬抗。若是运气好,挨过去了,那就还能活下去;要是运气不佳,没挨过去,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过去的几个月里,虽然有关“圣战”和“东征”的风声已经传了很久,但真正面对东罗马帝国的大举反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上下的反应,还是如遭雷击自从奥斯曼土耳其建国以来,在面对东罗马帝国的时候,一直都是扮演着侵略者的角色。正是通过一次次侵犯东罗马帝国的残破河山,从这个衰朽帝国的身上获取土地和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才得以发展壮大,赢得了强国的自信,走上了近东霸主之路。

    而在山谷间潺潺流淌的河水,却滋润了这片干燥的土地,给它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远古时代迁移到这里的先民们,不辞辛劳地修筑了完善的灌溉系统,把荒漠变成了沃野,在这片土地上开创出伟大的文明。

    因为,在图拉罕的手里,掌握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支精锐武装。

    而各方军队的频繁调动,还有由此导致的难民潮,更是进一步加速了瘟疫的蔓延。

    在奥斯曼皇族绝嗣之后。他已经成为了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最有权势的人。

    不过,虽然阳光十分猛烈,但风中依然夹杂着刀刃般的寒流考虑到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海拔,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便是夏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