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调来了威尔·卡斯特少校的小分队。可遗憾的是,纵然巴雷尔顾问和卡斯特少校都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而犯下大错的驻日美军司令爱德华·肯尼迪中将也急于扳回局势。挽救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但面对着日本岛内错综复杂的混乱局势,还有白宫方面强调忍让的绥靖思想,在短时间之内也是无计可施。
站在礼堂的角落中,冷眼旁观着对方在讲台上喷口水忽悠的灰发老人,冈萨雷斯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或者说美国总统的私人魔法顾问约翰·巴雷尔阁下,凭着他丰富的从政经验如此判断道。
如果这场演讲发生在旧日本帝国皇军中间,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但遗憾的是,此次演讲的听众,却是一群自卫队的公务员。所以,这场充满昭和年代军国主义风格的动员演讲,最终只是落得了一个形似而实不似的下场——青木高和像猴子似的上窜下跳,唾沫横飞地喷了半天口水,最后只换来了一阵明显有气无力的鼓掌,以及少数几个家伙的叫好声……
“……诸君,国家如今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等义士唯有肃清奸佞,才能维护国体不堕!”
首先,他向诸位自卫队员叙述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对现政府试图引入中俄势力,破坏日美关系,动摇立国基石的错误政策,尤其是为了节约财政开支而裁撤自卫队的“倒行逆施”感到深恶痛绝,声称自己这些自卫官作为堂堂大和男儿,为拯救国家而奋起一搏是正义的。
注1:赤穗浪士,是指在元禄15年12月14日(1703年1月30日)深夜,为报旧藩主浅野长矩被冤杀和赤穗藩被废藩之仇,强袭攻入幕府高家吉良义央的屋敷,将吉良义央及其家人杀害(元禄赤穗事件)的原赤穗藩士大石良雄以下47名武士。事后,虽然这些武士都被依法处刑,但他们的事迹却被编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戏剧《忠臣藏》。而他们为报仇不惜殒身的骨气,更是成了武士道的典范……但也激励了日后日本军人的一次又一次“下克上”壮举。
作为此次兵变推手之一的肯尼迪中将,面对这副大猫小猫两三只的冷清场景,同样是失望地不停摇头叹气。“……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啊!反对派势力能够调动的资源也不算太少,而我们也已经表示了支持,第六师团长虽然有些态度摇摆,没有明确地站到兵变一方,但最起码表示了默许。可为什么搞到最后还是只动员了这么区区四百多个人?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些没啥干劲的家伙?就像……呃……那个词汇是怎么说的来着?平成死宅?”
※※※※※※
——作为一名强硬派的好斗军人,卡斯特少校非常不乐意看到日本摆脱美军控制,而作为一位以异能和魔法为战斗技巧的特异人士首领,他也很有兴趣跟“日本最强的超能力少女”小鸟游真白首相进行一番较量。为自己的战斗生涯赢得更多的刺|激和荣耀。
此次自卫队兵变的另一位幕后推手,驻日美军的超自然力量特殊小分队指挥官。威尔·卡斯特少校调侃着苦笑道,“……所以,请知足吧!东北军区的第六师团能够凑集到四百多个人,而且还是装甲兵部队,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东京的第一师团干脆完全就发动不起来——高层军官倒是略有心动,但又不敢亲自上阵。基层士兵则是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军人,打死都不肯参与到这种事情里面来。”
在华盛顿经历了数十年宦海沉浮的巴雷尔国家安全顾问,对肯尼迪中将如此解释道。“……自从太平洋战争以来,华盛顿的智库就一直在不断研究着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并且不断地加以补充更新……
“……一次缺乏协调、准备仓促、没有多少支持者的自发性行动。如果只靠他们自己的力量的话,军事政变的成功率只怕连1都没有……漂亮话谁都会说,但行动力却不是谁都能拥有!”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如果不这样说的话,在第六师团又会有几个人肯干呢?他们不是军人,而是官僚啊!”
“不行!”“no!”“绝对不能答应!”“让支那奸细去死吧!”台下响起几声乱糟糟的应答。
贤者见国衰微征,愚氓犹自舞世间。治乱兴亡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他们这到底是罢工还是兵变?听上去好像只是开着装甲车闯进东京,到国会议事堂门口游行示威,喊几声口号,顶多再放几枚空包弹而已。”
而卡斯特少校则神情郑重地向肯尼迪中将抬手敬了个军礼,“遵命,将军!”
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这阵子一直在牵头串联反对派的卡斯特少校,一脸郁闷地向肯尼迪中将和巴雷尔顾问叹着苦经,“……所以,这一次兵变能够投入的力量,最终只有一千二百人,其中四百名提供重火力和威慑力的装甲兵就在这儿。另外八百名负责实际镇压的步兵,反对派领袖打算主要从受他们控制的右翼黑帮社团,也就是那些在日韩国人之中招募,而我们则需要给这些韩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