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天,贾仁可说是做足了功课的,这话怎么说?
贾仁这些天每日去见贾政,还时不时拿着《四书》中的问题去请教他,难道当真祖宗显灵,让贾衙内开窍了,开始用功起来了?
非也,这不过是贾仁为了观察贾政而假装出来的而已。他假装用功,正是投其所好,其实是为了有借口长时间接近贾政,从而细细观察他,了解他的性格,处事方式,以便于日后自己行事。
贾政这人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满脑子圣贤大义,是个典型的正统封建儒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凡事只要是支持圣贤大义,他是要坚决拥护的。贾衙内通过多日的试探,利用统计学原理,归纳总结,总算发现这个规律,并且计算出这个规律的准确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于是贾仁一番引用圣人的言辞,自然将贾政说服。
况且贾政是个外强中干,其实没有一点注意,且毫无魄力的人。在红楼梦中,他放外任,任由下人勒索贿赂而不能制,弄得臭名昭著;在抄家之时,他只知磕头求饶,完全没有半点注意。实则是个跟他儿子贾宝玉一样的外强中干,毫无能力的老绣花枕头!
这一点贾仁当然也通过观察总结了出来,所以才敢无视贾政几次欲言又止,连续发号施令。
贾政完全被贾仁牵着鼻子走:一开始就被贾仁一通圣人之言,占了道德的至高点,让贾政反驳不得;后来又欺负他优柔寡断,毫无魄力,更是连续发号施令,让贾政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到头来木已成舟,贾政即使想念在李嬷嬷面上放过李贵也不能了。
贾仁又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投其所好,让贾政对其改观不少,事后自然也不会对贾仁发恼。
其实贾政心中也并不觉得气恼,反而见宝玉三言两语便定了罚惩,颇有一家之主令行禁止的风范,想到自己后继有人,不觉心下竟欢喜起来。
片刻功夫,那些赖大的小厮领着一群贾府家丁下人来了。贾府被闹的鸡飞狗跳,惊动全府。总管赖大、贾琏,内府大管家王熙凤,各执事等也来了七七八八,甚至惊动了老太太,也派鸳鸯前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一时间,贾府大厅前院人声鼎沸,聚集了贾府上下一半的下人管事,总有一二百人,此当真乃贾府许久也未有过的盛况了。
大家听说老爷要打李贵,教众人前来观刑,说什么是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这可是贾府从未有过的事情,有些人甚至正当差也偷溜来。
贾府大厅前院人头攒动,那是肩并着肩,脚靠着脚了,可即使如此也挡不住众人的热情,把脖子伸的老长,拼命往前挤,都想看看究竟。
只见李贵早被扒了上衣,赤裸着上身,嘴中堵着一块黑布,神色萎靡,被绳索紧紧捆住,按在凳子上。旁边是钱二领着几个小厮,拿着大棍,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再后面站着脸色莫名的老爷和一脸肃容的二爷,还有做京兆尹的大爷。大家正觉得奇怪,只见贾二爷大步向前走了几步,语气严肃的高声道:“自古无规矩不成方圆,上至国,下至家,无不依规矩法度行事,此乃治国齐家之根本,不可废也!今李贵这厮,不识尊卑,不守家规,欺上瞒下,无视家法,正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贾仁这话说的气势滔天,霸气十足,阖府上下哪个见过二爷曾有过这种表情,这种气势?!尽皆惊骇莫名,一个个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行刑!”
又听贾仁一声盛气凌人的大喝,惊魂甫定的贾府下人们只觉得心脏都快从胸腔中跳出来,一股凉意从脚后跟升起,直冲到头发梢。
几乎所有在场的下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到:“前面站着的那个十几岁的少年,还是我们熟识的惯能作小服低,性情温顺的二爷吗?”
贾政觉得事情有点闹大了,但既然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想要阻止却已不能。
贾雨村一直在旁冷眼看着这一切,时不时饶有深意的向贾仁望一眼,这个此时站在那威风凛凛,俯瞰众生的少年啊!他只有十三四岁啊!
就连贾雨村这种颠浮于世半生,什么大风大浪都已见过的人,都不觉心生凉意,一种莫名的恐惧隐隐侵袭而来。
不过相对恐惧,贾雨村更加觉得庆幸,他庆幸这是自己选择的靠山,而不是自己选择的敌人。
“嘭,嘭……”
连续不断地棍子打在肉上的闷响,夹杂着李贵被堵着嘴只能发出的“呜呜”惨叫声,让人听着觉得瘆得慌,一种毛骨悚然的情绪便油然而生,充斥着整个贾府大厅的前院。
那些个前些日子搜刮了贾仁的贾政小厮们就在旁边看着,一个个吓得面面相觑,心里都打着鼓,自然是为当初得罪二爷的行径后悔不迭。他们每听见一声那大棍打在李贵身上的闷响,心里就咕嘟一下,一个个脸色渐渐苍白起来,仿佛那棍子是打在自己身上似地。
渐渐的,他们一个个低下了头,浑身颤抖起来。恐怕从此以后,他们是再也不敢正眼瞧一瞧这个以前性情是那般温顺的二爷了。
那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