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概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个残破的古庙,这一群人进入了古庙之中躲避风雪。
“原来如此,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老者又道。
无论是儒学、实学都偏重于基础,最后则是一道自由发挥题目。
不过,今日除了科举之事之外,还有许多百姓都在讨论天下官员进入燕京之事。
“这两年来,北方的蒙古人倒是常常南下侵袭!蒙古部落众多,他们冬天没有粮食,因此就来抢夺我们的!许多蒙古部落都是小股的兵马南下,我们防不胜防!也不知朝廷什么时候对蒙古大举用兵!”李显忠道。
“天下不可能出现动荡!大战多年,民心思定,只要政策不压迫百姓,不会让百姓活不下去,天下就不会乱!何况,陛下变革极为稳妥,一步一步往前,消灭女真已经有两年时间,陛下才开始变革军机处等根本制度,陛下自己也是小心翼翼。”青年笑道。
“能够和虞大人在一起的,只怕身份也不低。”老者也不认得李显忠,当下点了点头。
“允文,这一次回去之后,你只怕不会再呆在辽东了吧?”将领又道。
他们两批人合二为一,一起朝着前方而去。
“好!小心一些!”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似乎是这些人的首领,当下点头道。
“我听说还有划分各地行省之事!”旁边又有一人道。
侍卫朝着前方而去,过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侍卫竟然带着另外一批人朝着这里而来!
“天快黑了,咱们先找一个地方歇息,然后再慢慢的交谈。”青年笑道。
行省便是后世的“省”,宋朝的时候已经有行省的称谓,全称便是“行台尚书省”,只是在宋代的时候,行省并不常见,只是偶尔设立,一直到了元代的时候,忽必烈才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行省,之后的明清也延续了忽必烈的政策。
燕京一带,这里也是大雪纷飞!
“殿下,您是曾经的高丽之主,大宋灭我高丽,您怎可这样为他们说话?”老者叹息道。
“金大人,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议国制,我等也受到了邀请,赶明儿咱们也去皇宫中转转。”青年道。
“哈哈,真是没有想到在这里和你相遇!”将领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他一脸的喜悦,道。
“我倒是觉得现在的科举不错!这些书生只是读了一些书籍,除此之外一无是处,凭什么科举之后便能够当官?”
当下众人就在这破庙中休息,第二日他们继续迎着雪朝着燕京的方向而去。
今年的科举考试比起去年也要完善的多。
“快看,这些考生们都出来了,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能够中举?”
已经进入农历的十二月份,又是科举时节!
“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不少的官员来到了燕京城中,朝廷到底要做些什么?”上面有人讲着评书,一个老者坐在下面与身旁之人窃窃私语。
“行台尚书省!陛下要在全国各地设立行省,不再设路!”
今年科举比去年提前了整整十天,十二月十五日,科举开始,无数的学子进入了考场之中。
“划分行省?行省是什么?”老者奇怪道。
寒风呼啸,十余人正纵马在荒原上驰骋。
科举仍旧是分为两门,儒学、史学合而为一,律学、实学合而为一!考试时间仍旧十天,早晨、下午各一个半时辰!
“宣武皇帝登基快十年的时间了,种种制度都是为了战争而设立,现在战争结束,是该进行变革了,老臣也很好奇宋人会如何变革制度。”老者轻轻的叹了口气,道。
“这个就不知道了!快看,路上似乎又有人来了,那个人似乎是虞允文虞大人,当初总是跟在陛下的身旁,后来去管理辽东,他也来了!不知他旁边的将领是谁?”旁边的中年人猛地道。
这里的老者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带着说不出来的黯淡表情,旁边的青年则是一边享受点心、好茶,一边听着周围之人议论纷纷,神情惬意。
“高丽与大宋本就是一家!从古至今,我们都是大宋的属国、臣国,我们常常要向大宋上贡,现在我不过是来到了燕京城,将高丽国事交给陛下一起管理而已,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的。”青年淡淡道。
“听说是为了军机处之事!当年陛下在汉中,为了处理天下军机,这才成立军机处!可是现在天下战事已经结束,这军机处之名自然不能再用!而且,当年为了处理军机,军机处权利极大,只怕陛下也要对军机处权利进行约束了。”旁边乃是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这中年人道。
相比于去年,今年学子们准备的要充足的多。
他们这些人在这里议论纷纷,此刻在茶馆的一角坐着另一对老少。
“李将军!”那身材高大的青年纵马走了过来,脸上露出笑容,道。
“这个只怕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了!如果真的用兵蒙古,需要动用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