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颠覆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4章 教育科举(一)(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应该教他们修道。”秦玉真道。

    李纲、王庶等人都点了点头。

    两人正在这里说着话,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朝着这里跑来,这年轻人长的十分的健壮,皮肤黝黑,他来到两人面前之后行了一礼,道:“冯叔、李叔,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等到了四月十八日的时候,农耕的繁忙季节彻底过去,军机处终于再一次召开会议商议教育、科举之事。

    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在燕京以南二十余里的一个村庄之中,夕阳西下,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士子从村子外面走了回来。

    赵谌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孔圣人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读书不过是为了当官而已!十年寒窗,弄到最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非是希望能够中举做官而已,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四十余岁的士子激动的道。

    秦玉真点了点头,她仍旧在皱眉思索,而赵谌却不由得站起身来,将她抱在怀里,秦玉真发出一声轻呼,然后闭着眼睛任由他抱着……

    这一次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已经到来。前段时间他们就已经知道朝廷要开科举之事,这些天来他们也在思考,都有自己的想法。

    天气越来越是暖和,已经到了农历的四月份。

    秦玉真站在那里,脸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来。

    在中国古代,农耕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现今天下一统,农商恢复只是时间问题,除了这些之外,还应该教化百姓,推行教育,你觉得对不对?”赵谌道。

    春天刚刚到来,许多地方仍旧在抓紧时间兴修水利!这样的重大工程往往是动员当地百姓,到了三月中旬的时候,赵谌也参与到水利修建之中,和百姓们一起挖沟修渠!

    赵谌猛地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白衣少女,容颜绝美,不是秦玉真又是何人。

    对于现在的大宋,粮食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原、燕云仅仅是刚刚解决温饱,而在上京、中京、辽东各地,许多人仍旧在饿着肚子!在许多偏远的地方,饿死人的事情仍旧发生!赵谌须得以身作则,带动百姓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今年农业可以丰收,确保大宋不再缺少粮食!

    “道可道,非常道,谁也说不清楚这‘道’到底是什么?修道到了极致,即便是师傅一般又能如何?难道真能长生不老吗?古代的那些道士又有谁能够做到长生不老?当初从秦陵中得到许多上古书籍,里面记载的那些所谓‘神仙’也全都死去,书籍里都有弟子说明的!又或者,现在世间所谓的修道是完全错误的!修道只能修心养性,对于世间变迁,对于社会进化没有多少好处。”赵谌道。

    他们满头是汗!今天一天,他们都在地里面忙碌。

    古代确实是有一些人为了做学问而读书,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当官而读书!像是范进中举那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旦能够中举,立刻便可以飞黄腾达,身份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有这样的巨大诱惑,无数寒门子弟渴望鱼跃龙门,终日学习不休,从来不管家中之事。

    士农工商,农乃是仅次于士子的社会职业!

    在赵谌看来这是最普通的一些道理,可是在秦玉真看来这些却深奥到了极点,她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这样的道理。

    “啊!当真?”两个士子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道。

    “皇帝在写些什么?”秦玉真道。

    赵谌看着下面的大臣、章京们,想了想,道:“我曾听人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外族蛮夷,则国胜于外族蛮夷,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两人不理会那年轻人,当下急匆匆朝着村子里而去,年轻人看着他们的样子好笑不已。

    夜色已经深了,赵谌呆在御书房中,桌子上放着纸笔,赵谌正在那里不断的书写着。

    “修道?一个个如你一般不食人间烟火吗?”赵谌笑道。

    赵谌在外面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天终于返回了皇宫之中。

    “我原以为是一些宫中的宫女、侍从,没有想到是你!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赵谌道。

    “昨天我随爹爹去燕京城买些布料,燕京城都传开了,朝廷要开科举了!”这年轻人道。

    “朕想要兴办教育,让天下孩童、少年都可以读书学习,不过却不希望天下的孩童都去当官!若是人人都去当官,那谁去种田,谁去经商?”赵谌道。

    “要想让我大宋少年强于外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不过朕以为以前的教育有很大缺陷,现在兴办教育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了!”赵谌道。

    “依你看来,应该教百姓什么东西?”赵谌道。

    “上古时代的事情,你如何知道?”好一阵之后,秦玉真道。

    “不能和以前一样?”李纲奇怪的道。

    “据说皇帝从北方归来,已经和丞相商议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