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颠覆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7章 丰收时节(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马上就要到小麦收割季节了,我来看看燕云十六州的小麦长势如何!”赵谌道。

    没有多久,他们便来到了赵谌等人的面前!

    “承蒙陛下天恩,我家里分了二十多亩地,这要是算下来,今年我们一家人足足能够收获四千斤小麦,而且,收了小麦之后,我们还能够种植高粱、豆子,还能够收获一些东西!今年,再也不愁吃不上饭了!陛下,去年朝廷赈灾,给了我们许多粮食,我们村子里的人已经商议好了,朝廷如此厚待我们,我们也不能白白拿朝廷的东西,我们要将这粮食还上去!”钱世荣一直在笑,道。

    “陛下!是您?竟然真的是您!”两个老农心中狂喜,纷纷跪倒在了地上。

    他们一路往西,不断地观察、询问,到了这一日下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去年冬天曾经到过的那个村庄。

    夏日炎炎,院子中树木众多,还算清凉,此刻折月如正在树下阴凉处刺绣。

    赵谌点了点头。

    “收割小麦的时候,最怕下雨,等到时候,我还会来到这里,我会帮助村民们一起收割小麦!”赵谌道。

    “他们的农田也种的很多!我们都是穷人,现在都有了土地,心思都放在了土地上,他们也不例外!不过,陛下,我们一直在监督契丹人,绝对不会让他们造反!”钱世荣拍着自己的胸脯,道。

    其实现在小麦没有成熟,村子里的百姓过的也非常苦寒,他们也不可能准备出“盛宴”来,只是一些简单的饭菜!赵谌和侍卫们都随身带着干粮,他们甚至不得不将自己的干粮拿了出来,让那些村民们去做饭。

    “陛下,今天晚上你就在我们村子里住下来吧,我们给您准备盛宴!”钱世荣道。

    “你们的粮仓都准备好了吗?”赵谌道。

    旁边另一个老农仔细辨认,猛地点头,道:“不错!是陛下!去年冬天我们见过陛下的,就是他!没有错!”

    对于后世的现代社会来说,二百斤算是长势极差!在后世北方,一亩小麦产量千斤都很正常,可是在这个时代,农业技术落后,二百斤已经算是丰收之年了!二百斤当然不足以养活家人,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口远远不如后世,人均土地面积是后世的十倍还要多,所以虽然平均产量低,但是土地数量多,也足以让天下人吃饱饭!

    “也不用监督他们!等到国家有钱之后,要在各地成立学校,村民的子弟都可以入学,即使是契丹人的子女也可以入学!他们都学习咱们汉人的文化,穿咱们汉人的衣服,时间长了,他们和咱们汉人也就没有多少区别了!最好想个办法,让契丹人都改姓汉姓,让契丹都和咱们汉人通婚!”赵谌道。

    “朝廷就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吃不上饭,朝廷赈灾是应该的!今年,朝廷没有农税,但是从明年开始,很多地方可能又要收农税了!”赵谌道。

    “好,今天就在你们这里歇息!不过千万不要准备盛宴,我只想吃吃这里的农家菜!”赵谌道。

    而在燕京,因为靠近北地,这里的小麦仍旧没有成熟,不过小麦也已经变黄。

    他们一直朝着前方走着,足足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赵谌身旁的村民数量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村民脸上都带着丰收季节才有的灿烂笑容。

    “陛下,您果然信守承诺,又来到这里了!”钱世荣激动地道。

    路边有一条很宽的水渠,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在里面流淌,旁边还有一条条小沟将河水引到田中。

    到了农历五月底的时候,在河南一带,这里的小麦已经成熟,已经脱掉军装、返回家乡务农的数十万义军男儿已经开始收割庄稼!秦桧已经将河南大丰收的好消息紧急送往燕京!

    现在土地是农民自己的,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是以前的几倍,庄稼的收成超过以往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天气炎热,士兵们都满头是汗,不过他们都兴奋不已。

    河水清凉,赵谌感觉到一阵清爽。

    即使是在干旱的西北,这一年春夏时节竟然也下了好几次雨,西北的庄稼也能够茁壮成长。

    这两个老农心中大喜,他们立刻离开农田,朝着路上而来!

    等看到赵谌之后,其中一个老农的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过了一阵惊喜的道:“快看,那个人是不是陛下?”

    “这……”钱世荣觉得难以置信,让百姓来监督官府,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他听都没有听说过!

    “一亩地起码能有二百斤小麦!”钱世荣道。

    “二百斤嘛?非常不错!”赵谌点了点头。

    “哦?一亩地能够产多少小麦?”赵谌道。

    “朝廷有百万大军,守护北方。正是因为有大军在,女真才不能入侵,我们汉人才能够在燕云、中原安居乐业,我们才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才能够吃饱饭。然而,这百万大军与敌人厮杀,他们也需要军粮,士兵们战死,也需要抚恤金。这些军粮、抚恤金都来自于天下税收。另外,各地的官府要修建水利、道路,这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