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颠覆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4章 经济(一)(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我们缺少挖水渠的农具啊!”村长苦笑道。

    当天中午,吃过午饭之后,张耀祖便带着几个村民上山,他在这里整整考察了一下午的时间,心中越来越是喜悦!

    三月份,春暖花开!

    “科举?其实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科举确实是势在必行,不过,我们不能按照以前的制度来施行科举。”赵谌道。

    村长想要将张耀祖带到村子中去,谁知张耀祖却在田间停了下来。

    “这……”虞允文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你们有什么困难吗?”张耀祖道。

    他从一个村庄来到另一个村庄,每天休息也是在村庄之中!他仅仅带着十个属下,平日里吃饭也是自己携带,从来不用百姓的饭菜。

    “陛下说的不错!一个刚刚中举的书生,又有什么本事成为一县之长?需要从底层做起才对!”虞允文点了点头。

    赵谌所讲的道理浅显易懂,以虞允文的智慧立刻就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他心中也有担心。

    “不知是什么弊端?”虞允文诚恳的请教道。

    在河东介休县,这里的县令叫做张耀祖!张耀祖曾经担任军机处章京,去年年底的时候被任命为介休县县令,现在已经当了三个月的县令了。

    “陛下说的是。”虞允文道。

    “我们虽然还叫做大宋,但是几乎是重新建立制度、重新建立国家!国事千头万绪,异常的繁杂!不管是哪一项制度,我们都要处理好!慢一些不要紧,但是一定不要出现大的错误!”谈了这么长时间,赵谌也有些累了,他站起来,笑道。

    “这,大人,太辛苦你们了!”村长感激道。

    各地的百姓都在忙着农耕!

    “陛下,我们如此变革科举,自然是有利于国家,但是微臣担心天下读书人不满。”虞允文道。

    “好!”虞允文点了点头。

    “这附近山脉众多,药材也是众多!利用这些药材,足以让这里的百姓先富起来!我曾经是军机处章京,现在胡铨、王十朋他们已经是军机大臣,我也要在这介休县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先从介休做起,然后是河东,将来我也要进入中枢!”张耀祖看向远处,暗暗地道。

    他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出身,对于这点当然同意。在虞允文看来,青年们的积极、热情、爱国等等方面都远远胜过以前的文人,让这些人来管理国家最好不过。

    知县到来,村民们兴奋至极,他们纷纷出来迎接知县。

    “这个,官府会尽量帮助你们的!县衙中有好几口大锅,可以炼铁做成农具!县衙中的这些官吏们只要有一口锅就可以了!”张耀祖咬了咬牙,道。

    “大人,二十里之外倒是有河流,我们需要挑水,实在是太远。”村长道。

    “以前的科举制度有两个重大弊端!”赵谌道。

    张耀祖大喜,道:“这当然是土特产了!如果山上药材很多的话,我们可以采摘下来,然后拿来卖钱!真是太好了!”

    “具体要如何变革?”虞允文道。

    后面的村民们眼中都露出了感激的神情来!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个老农道:“大人,我们缺少耕牛,缺少农具!另外,今年开春,天气有些旱,只怕对庄稼生长不利。”

    “不能按照以前的制度来施行科举?”虞允文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们中有人年纪已经不小了,活了几十年第一次见到如此为百姓付出的官员!

    “是!如此看来,要想推行科举,恐怕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了。”虞允文道。

    “这……”村长犹豫了片刻,不知道该不该说。

    “首先便是增加科举的科目!科目不应该仅仅考儒家学问,还要考一些治世之道,比如农商,比如税收,比如算学!儒学占一部分,经济之学占一部分,算学占一部分,只有精通这三样,才能科举!其次,增加中举人数,因为中举之后并不是立刻成为有品级的官员,而是从吏员开始做起,因此需要的人数较多!你觉得这样变革如何?”赵谌道。

    “你们的地都翻得很好、很勤!”张耀祖从一块地来到另一块地,他蹲在地里,细细的查看着。

    张耀祖笑道:“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将药材卖到长安、汉中、川蜀,那里富裕!我们卖了钱之后,可以从那些地方购买农具、耕牛、粮食,然后运回来!太好了,不过我还是要仔细看看这些药材的数量、质量如何,然后再组织人手!”

    村民们议论纷纷,过了一阵,一个村民道:“大人,这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药材,治病效果很好,这药材算不算土特产?”

    “陛下,现在各地恢复都不错!百姓有土地、有种子,还有朝廷的帮助,到了今年秋天,百姓家中的粮仓应该都会鼓起来!三年之内,国家不会再发愁吃饭问题!自古以来,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吃饭问题的,唯有陛下。”虞允文道。

    “所以科举必须变革!变革之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