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0章 兵败如山倒(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黄河,舟棹如鲫,二十万禁军昼夜不停开赴真定战场。

    燕山,战马如蝗,三十万金国铁骑枕戈待旦,东路军主帅完颜宗望志在必得。

    宋金两国之间的战争,终于全面爆发。起因,就是楚天涯端掉了金国的桥头堡,将真定打下。

    现在,大宋朝廷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军元帅,主持这一场旷世之战。但是朝廷派来的援军统领却是出了名的投降派领袖吴敏与唐恪。二十万北援禁军心里都在打鼓――跟着这两个人出去打仗,能有结果?

    得知援军领袖的名字后,康王赵构的心里也凉了半截――这两个人分明就是来添乱的!

    真定之战还未开打,河东小苍山这里的局面却是剑拔弩张。

    完颜宗翰的大军在陆续集结,三十七万金国能战之师,呈泰山压得很难听。张、姚二人的脸色都变了一变。

    在他们的思想境界里,弃城而逃这种事情,那是足以和欺君枉上相提并论的大罪,是要被诛族刨祖坟的!――简而言之,他们宁愿战死太原!

    白诩,心中何尝又不是这么想?

    他们都生在大宋、长在大宋,思想行为早就被这个时代的封建教条束缚得死死的。楚天涯要说服他们,难上加难。

    “总之……这是大逆不道!”姚古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上将军,你就不能回想一下你令师王老令公?他当初为何不弃城而走?――反观之,想要弃城而走的童贯,正是死在上将军手里!”

    “此一时,彼一时!”楚天涯苦口婆心的道,“当时金国准备并不充分,我军出奇不易有胜算。而且那时候,我们没有背腹受敌之患,身后还有元气未伤的大宋朝廷。现在不同了,现在是大势已去败局已定,朝廷都从内部烂透了,我们能有什么本事力挽狂澜?――好,就算楚某和您二位堪称神奇守住了太原,守得一年、两年,河北陷落了金兵或来包围我军,或者长驱直入直捣东京,东京守住得么?――东京守不住、大宋都灭国了,我们还守着一个太原有什么意思?那就不如弃一城一池之地,退守关中别作后图。当东京受敌之时,如果有一旅劲师东出虎牢在中原的腹地与孤军深入的金军作战,远比死守太原一介孤城要有意思得多!!!”

    张孝纯与姚古沉默不语。他们心中心里清楚,楚天涯的话即是有道理。相比于东京和存亡与大宋王朝的存亡,太原之地得失的重要性当然不提不值。但是,他们受了几十年的熏陶与教化,心中的理念与执着,又岂是楚天涯三言两语能够感化转变的?

    “我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们不许思考,以最快的速度回答我!”楚天涯将桌子一拍,沉声道,“太原、东京,二者取其一,你们要哪个?”

    “东京!!”二人异口同声的道。

    “那还商量个屁!!”楚天涯急了,“撤――”

    张孝纯和姚古的眼睛都直了,怔怔的看着楚天涯。

    楚天涯双眼一眯面露杀气,“若不从我,先杀你们――再撤!!”

    张孝纯苦笑不迭,“天涯老弟,何必口出恶言?”

    姚古倒是不在乎,他沉思了片刻后说道:“上将军所言,极是有理。但是……亡国之罪,谁吃得起?”

    “如果我们十几万人平白死在太原,那就真的会亡国。”楚天涯说道,“如果撤守关中,据河洛而出虎牢,别的不敢说,至少我们还有一分希望。张知府、姚经略,你们想想清楚。现在的大宋天下缺少的,究竟是一堆为虚名而殉葬的白骨,还是十几万敢干实事的真豪杰?”

    “上将军若撤……将背负漫天的骂名与青史的诘责!”张孝纯说道。

    “就如同现在许多瓦肆里的评书,那样谩骂魏武曹孟德一样。我不在乎,真的!”楚天涯面无表情认真的说道,“实际上,真正匡扶了汉室几十年、结束了中原战乱并统一华夏大部分版图的,不就是曹孟德么?三分归一化乱为治的基础,不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夫子打下的,还正是曹孟德!――他才是真正干了好事的英雄好汉。我能做他那样的人,我死了也值!”

    “上将军,是想做乱世之枭雄……”姚古重叹了一声,“那就让姚某,来做上将军麾下的第一条鹰犬吧!”

    “姚经略,你同意了?”楚天涯大喜,“张知府,你呢?”

    “张某一介文生,肩不扛手不能提,要对付金人保境安民,虽有满腔之志……”

    楚天涯一挥手打断他的话,“直言便是!”

    “我跟你走!”

    楚天涯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请姚经略率军护送百姓老幼先行一步,太原人马步步为营,西山先撤,然后太原、太行,我来安排!――切记保密!!”

    “好吧,就听上将军安排!”

    楚天涯与张、姚二人的会面,是在绝密之中进行的。除了几名心腹青卫,其他人全不知道,包括萧玲珑在内。

    当晚,三人密议了一整夜,详细划定了撤退计划。总而言之,一qie行动在秘密之中进行,却不能落入金国的耳目,也不能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