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公私兼顾(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与白诩相处亲密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个爱好:书、茶、扇。

    要说这三样东西都没什么特别,时今的大宋重文仰武儒学鼎盛,但凡上过两年学堂的人都会用上这三件东西,号为风雅。可是白诩的爱好有点与众不同。

    白诩爱书,却很少寻章摘句或是独衷儒学,而是偏爱野史札记、韬略兵书与历朝历代的法典礼制。而且,他也写“书”,就是每在看完一本书之后,写下自己的心德与领悟,以及从这本书当中可以学习应用到现实中的东西,也就是读后感。经常是他的读后感,要比原书的篇幅还要长。

    白诩爱茶,他将前唐陆羽的《茶经》之精髓早已化为己用,并结合自己对茶道的理解写了一本《茶艺》,说是聊以自娱,可是许多茶道行家却认为,《茶艺》已经胜过《茶经》。而且白诩每到清明必然亲到茶山采茶,用自己独特的技巧对茶叶进行加工,然后取用当年冬天第二场降雪的溪涧雪水,用一套自制的茶具来泡制。在这方面,他是绝对的大行家。

    白诩爱扇,他用的扇子全部是自己亲手制zuo的,从扇骨到纸张的选材的严格都近乎偏执。扇面上的书画也都是自己题写,而不是附庸时下风雅去聘名人代书或是抄袭名诗名句。此前萧玲珑喜好女扮男装,曾经找他软磨硬泡了十数日才请动白诩给她做了一把银面折扇。后来在太原之战时不慎遗失了,为此遗憾良久。以萧玲珑之出身,什么奇珍异宝都见多了,却为了一把普通的手工折扇而惋惜,可见白诩在之方面的品味之奇、造诣之高。

    书、茶、扇,楚天涯在这三方面刚好都是纯外行,但这不影响他与白诩之间的默契。实际上在现在的西山,孟德与楚天涯的关系肯定最铁竿的,萧玲珑是与他最亲密的;但要说到灵犀与默契,肯定是首推白诩。

    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对方是个难得的知己,是个妙人。

    西山的军机堂建成了,楚天涯亲自为大门口的两尊千斤石狻猊点了睛。正堂铁壁为墙、密不透风,建得高大威严固若金汤,大门落了四把巨大的铜锁,楚天涯和焦文通、孟德、白诩四人各执一把钥匙。只有四人到齐,正堂才可打开。西山所有的重da军事决策,都从这里发出。除非得到四大首领的邀请与召见,任何人擅自进入军机堂者,斩!

    正堂内除了议事厅,另有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库,各自存放调兵虎符与重要籍册之类的机密物件;正堂外的三面墙上,大字镌刻着西山的军令条文,房,心中难免不服。”

    “我知道。”楚天涯微然一笑,说道,“这几天来,她对我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左右不满。无非就是想让我多给她一点人马,或是请她入驻军机堂。但这两件事情,都没得商量。”

    “主公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属下既感且佩!”白诩心中暗暗的吁了一口气,拱手拜道,“那么,主公与郡主的婚事……”

    “暂不办理。”楚天涯斩钉截铁的答道。

    “呃……那萧郡主那边……”白诩有点担心,尴尬的笑了一笑说道,“属下有罪,此乃主公私事,属下本不该插嘴。”

    “你我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楚天涯呵呵的笑道,“如果我还是那个太原楚天涯,现在肯定会拼了命把萧郡主娶过门。但是现在,我不得不站在西山大首领的位置上,多作考虑。我的婚事,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私事了,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敏感时期,必将牵动全局,包括引来朝廷与官府的注意,引来河东军民百姓与绿林道上的风评,最终直接影响到西山内部。萧郡主,说到底终究是契丹人,是辽国皇族。虽然她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但在外界看来,她仍是摆脱了不了这个身份……再等一段时间吧!我会想办法解决这其中的矛盾的!”

    “好。属下相信以主公的智慧,定能做到公私兼顾、江山与美人兼得!”白诩呵呵的笑,又道:“至于私下招募辽国流民、组建新锐骑兵之事……”

    楚天涯微拧眉头沉吟了片刻,说道:“由你主持,让梁兴、傅选等人在太行山一带秘密进行。暂时,不要在西山公布消息。”

    白诩正色的应了诺,说道:“只是,焦二哥一直都对太行山那边十分的关注,他与萧郡主的关系又不一般。万一让他二人听到了风声……”

    “我,自有应对。”楚天涯自信满满的微笑。

    白诩轻吁了一口气,轻松自如神采飞扬的点头微笑,心道:这才是真正的主公!对上位者而言,没有比‘自信果决’更能展现魄力与魅力的了!

    稍后,楚天涯到了虎贲营地找到何伯与薛玉,照例询问他最关心的一件事情。

    今天,总算听到了好消息――这两位刀法大行家,终于研究出一套上佳的‘平民刀法’。哪怕是没有什么武功底子的普通军士,只要身强体壮并悍勇无畏,加以月余以上的刻苦训练,就可以有效的凭借青云堡特制的“青云斩马刀”,在战场上与女真的铁浮屠与拐子马对抗。

    刀法一共只有八式,简单实用、大巧若拙;青云斩马刀的造型朴素平常、重剑不锋。二者配合起来,却是威力非凡、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