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争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二章储君立,诸王出(中)(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乱,好一阵大乱,满大殿都是为越王李贞抱不平之声,闹得好像李贞才该是“真命天子”一般,若不是李世民还高坐在上头,只怕有些个年轻将领早就忍不住出手将长孙无忌那张胖脸揍成个猪头了,然而,事实又是如何呢?莫非这帮子文武百官都是李贞的铁杆不成?当然不是,这不过是群臣们借着李贞之事的由头在表达对李世民不经过朝议便草率地立李治为太子的不满之情罢了,这一条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说到底,这一切不过是李世民的安排罢了——朝臣们未能在立储上发表看法,表面上是不敢说些什么,可内心里一准是不服气的,若是不给群臣们一个发泄出来的渠道,那将来还有没有人肯在朝议时进忠言就难说了,这可是素来以从善如流的李世民所不愿承担之重,既如此,找个适当的缺憾让群臣们发泄一下不满情绪就成了李世民的唯一选择,只倒霉了长孙无忌这个奉旨进言的替罪羊。

    长孙无忌虽是奉旨进言,可其内心深处其实并非不想将李贞一举整倒,无他,毕竟双方之间的矛盾几乎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故此,他先前所言将李贞发配到巴州未尝不是他真实的想法所在,为此而受群臣的围攻却也冤不了他,不过嘛,长孙无忌虽说心中早已有了提防,却还真没预想到这等围攻会是如此的凶狠,一时间那张胖脸上神色变幻个不定,却始终没敢出言为自己辩解一、二。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朕亦深以为然,越王之事便再议好了。”李世民见情况乱得有些子不受控制了,一来是不忍心让代他受过的长孙无忌过分难堪,二来也怕朝臣们扯来扯去最后又扯到太子之位的定夺上来,故此,趁着一个朝臣们声息稍弱的当口,起了身,压了压手,匆匆地交待了一句之后,也不待朝臣们再多说些什么,一转身便转入了后殿之中。新鲜出炉的太子李治见群臣气势汹汹,胆寒不已,也不敢留下跟群臣们套套近乎,一溜烟地紧跟在李世民身后也退入了后殿。

    得,李世民父子都走了,这朝议自是议不下去了,满朝文武虽有不少人升了官、晋了爵,可却并没有人因此而开心的,大家伙全都气愤难平,倒不是为了李贞受屈之故,仅仅只是在于老爷子的独断专行上——谁让李世民往日总以从善如流而著称,可在立储这等大事上却一反常态,让一起子大臣们都很有些被愚弄的感觉,一帮子朝臣们议论着退出了太极殿,却浑然没人去理会那个兀自呆呆地立在大殿上的长孙无忌,即便有人看了过去,那眼神一准也满是不屑之意,纵或是往日与长孙无忌交好的诸遂良等人此刻也不敢冒着触犯众怒的危险前去安慰一下长孙无忌那受创的心神。

    “唉……”待得群臣散尽,呆立了良久的长孙无忌总算是回过了神来,斜眼看了看前墀上的龙椅,面色复杂地叹了口气,满脸子都是无奈的寂寥,无他,从今日起,长孙世家的命运就彻底跟李治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就李治那个胆小而又无能的样子,长孙无忌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能道。

    “嗯。”裴嫣靠在李贞结实的胸膛上,轻轻地应了一声之后,顿了一下,有些子犹豫地开口道:“殿下,无论是天涯海角,嫣儿都陪着殿下去!”

    裴嫣的话虽说得很隐晦,可意思却是明摆着的,那就是在劝说李贞不要跟皇上去争辩,安心去之官便是了,这话李贞自是听得懂,也能理解得了裴嫣的一片苦心,心中感动不已,只不过事关重大,有些事情李贞还是无法对裴嫣明说,至少此时不适宜,故此,李贞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点头笑了笑,伸嘴在裴嫣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将心一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卧房的门。望着李贞大步离去的背影,裴嫣咬着唇,一声不吭地呆立了良久,末了幽幽地叹了口气,慢慢地在床榻上坐了下来,心思重重地愣着神儿……

    甘露殿还是那栋甘露殿,依旧是那么巍峨雄伟,可在李贞看来,这一切与往日却是大大不同了,那些个朱红色的雕梁画栋怎么看怎么像是浓血,每一根柱子都是那么的刺目而又令人生厌,当然,这不过是李贞的心情在作怪罢了,只不过也怨不得李贞,任是谁处在他此时的境地只怕都不免会有种待宰之羔羊的感觉,这等滋味着实难受得紧了些。

    “殿下请稍候,容老奴进殿通禀一声。”才刚走到大殿前的台阶处,柳东河按着宫中的规矩,哈着腰,低着头对李贞说了一句。

    “嗯。”李贞此际心情不爽,也懒得多开口,只是点了下头,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也不再往上走,就这么随意地背手立在了台阶之下。

    “圣上有旨,宣越王李贞觐见!”柳东河去后不久,一名小宦官匆匆从殿内跑了出来,高声地宣道。

    嘿,要开始了!老爷子啊老爷子,看您老给咱安排的是哪处宝地了。李贞定了定神,整了整身上的衣衫,一抬脚,踏上了殿前的台阶,稳步走了上去,径直进了殿门,刚转过一处屏风,却见殿中不只老爷子一人在,老九李治也在场,那一身朱衣竟然是东宫太子的装扮,李贞登时就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便稳定了下来,急走数步,抢上前去,一头跪倒在前墀下,恭恭敬敬地磕头问安道:“儿臣李贞叩见父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