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圣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章 返回洛阳(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大隋经过了五胡之乱才建立的,五胡之乱之时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秩序,礼法被抛在了一边,道德被践踏在脚下,弱肉强食,武夫当政,一切都要靠弓刀骑射说话,大隋虽然建立了新次序。[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但杨暕是统治者,对他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

    更何况杨暕还是一个现代人,现代人没有那么多约束。

    清流儒生、理学先生、正人君子们,在杨暕眼中改变不了什么,他们只能凄凄惶惶的躬耕于河陇,守着三五亩地,养活一家大小,如果再敢胡言乱语,对他们来说是灭顶之灾。

    对于这些人杨暕有的是办法。

    譬如,某些人常常借攻讦工商富民的奢靡之习而指桑骂槐,将矛头指向杨暕,说什么“商人内实空虚而外事奢侈。衣服屋宇,穷极华丽等等。

    对于此类攻讦,按某些齐王府幕僚部属的说法,就是给这些腐儒一点点颜色,他们就敢开染坊。

    对此杨暕终于知道,面对这些顽固分子是多么的无奈。

    齐王府目前对腐儒之辈实在过于宽弘放任,致使这些人在公共场合狂悖,妄论军政,说是忠君爱民,实则不守法度,屡违律令。

    这些人其实一无所知,却表现的样样精通,不识时务,徒知空言,大言不惭,似此等清谈误国,空谈废政,以言乱法之风断不可长,哪怕是房玄龄,也要杨暕下猛药。

    在杨暕没有决定的时候,在这些齐王府幕僚眼中的这些腐儒们犹自不肯善罢干休,非要在齐王府面前争论个是非曲直出来,已经再三要求要为这些个事情当堂辩论。

    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杨暕也同意和他们在明年进行一番论战,但与儒门理学信徒、道学先生、清流儒士们论战的却主要是外王内圣,名义上是齐王府的僚属而已。

    这一次由齐王府主持的儒学论战,早已经通过齐王府塘报,传遍关陇,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之一。论战双方也都纷纷召集友好,准备在武威大干一场,雄心勃勃准备着论战若不取胜誓不罢休。

    所有人完全忽略了杨暕这么做的原因,他只是在为武威的发展创造条件。只是这方面没有人注意,等以后他们发现以后,什么都晚了。

    当然,杨暕知道这些讨论是短时间不能结束的,所以他就安排在明年,只有如此他才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事。

    …………

    武威,一家偏偏的酒店。

    一个年纪五十左右的掌柜的正闲适的坐在柜台旁自斟自饮,虽然面前只一瓶老白干、一碟卤驴肉,却是好不逍遥自在。

    柜台上有帐房登记店历、算筹流水、安排住客宿处,自然是不需要掌柜的亲力亲为。掌柜的每日都坐镇店堂之上,一则是可以随机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二则身为锦衣卫下辖的眼线头目,凭着丰富的阅历和过人的眼力,监控来往客人中的可疑人等,也是责无旁贷,而且最近上面也指示要注意一切可疑的来往人员。

    武威作为杨暕发展的要地,对于武威的监控,杨暕自然不会放松,锦衣卫作为杨暕手中最重要的一支情报力量,自然是重中之重。

    酒店门口光线一暗,悄然无声的从外边走进一个作吐蕃喇嘛,僧袍破旧,还赤着一双脚,这样的僧侣在吐蕃番区的卫藏、康巴、安多地区较为常见,就是在关陇也算不上稀奇。

    喇嘛密教是吐蕃最重要的一支宗教力量,一般人不会无故去招惹,但是僧侣多半在寺院挂单,而苦行僧更是常年露宿荒郊野岭。进入城市,闯入客栈的苦行僧岂不让人奇怪?

    而且,这个喇嘛,非常轻松的进入酒店,居然没有惊动外面的暗线,其神通自然也非常人可及。

    自斟自饮的掌柜,眼中闪过一缕精光,仍然泰然自若,冷眼旁观这喇嘛有何动作。

    这喇嘛只是要了一间客房住下,并无什么特别可疑的,虽然他不在寺院挂单是有些可疑,但任何人出钱宿店都没有什么不对,何况他有度牒、

    看着店堂伙计把那喇嘛僧引向后院宿处,掌柜的站起身来,给柜上的伙计们使个眼色,伙计们中间立刻有一个随即离开柜台,跟在掌柜身后,两人一前一后从侧门闪了出去。

    在一间书房模样的房间内,掌柜的默然在一张交椅上坐定,而那伙计敛衽行礼,也不作声,即在案前站定,开始熟练的调色铺纸挥笔书写,很快的就写好了三张,然后行礼告退而去。

    锦衣卫现在已经有正式的系统了,现在这掌柜所做的只是按照锦衣卫的的要求和规定格式,迅速拟好了机密文牍,即刻快马传回锦衣卫所在。

    出于种种考虑,锦衣卫的总部并没有在齐王府,而是在武威的一个隐秘的地方。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中,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所在。

    …………

    因为杨暕大刀阔斧的发展,武威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城内城外不但遍地店肆馆堂,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而且通宵达旦的夜市也应运而生,怎么看都不象是一个随时可能遭到战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