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圣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章 行动(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章

    赵秉志自信满满的道:“只要大兴秘道可以让咱使用,我保证很快就可以确定杨公宝库地点,并且逐步把那些金银转移到宫外而不留丝毫痕迹。[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大兴秘道是前杨暕在大兴修建的一个秘道,可以通入大兴皇宫,出口在大兴齐王府。

    “如果杨公宝库在皇宫内,你有办法摸进去?你这小子,是不是想在皇宫里过一把穿墙凿屋的瘾头?”张老四仍然觉得风险太高。

    赵秉志得意地笑道:“如果是平时,手段再高,恐怕也很难在深入宫城之后,还能把大量金银弄出来。但是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皇宫内的人会变得非常少,可以方便咱们行事。”

    “什么机会?”

    “据我的估计,大兴极可能在近期爆发一次空前的大疫,现在已经有小疫症流行。如果大疫一起,皇宫为了避疫,肯定要把绝大多数宦官、宫娥暂时疏散到大兴以外的地方,再说现在皇帝、妃嫔们都在洛阳,到时候谁还来注意地底下的动静?一个月时间,简直可以连皇宫都搬走。”

    大疫?

    张老四越听,脸色越发严峻起来,大疫意味着无数生命的消逝,这可不是说笑的。

    只要一想到大兴到处都是乱糟糟,官懒吏疲的情形,爆发大疫也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大兴的街道很少用砖石铺砌,一般就是夯实的黄土泥地。今年又很少下雨,地面上的灰尘,微风一起,就刮入室内,覆盖和弄脏几乎每样东西。街道旁的沟渠,更是藏污纳垢,秽气触人,沟渠壅塞,臭恶熏蒸。

    这样一个大都市,人烟稠密,汇聚了帝国四方往来大兴之人,繁嚣杂处;大兴街市上既多粪溲污秽,街巷空地堆积的污物成丘,蝇蚋蚊虫滋生无数,每年都有一次虐痢瘟疫,便相仍不绝,时时有小疾疫流行,大兴的人一般也见多不怪。

    “你确定将有大疫发生?”张老四沉声问道。

    赵秉志也忙正容回答:“在我们窃贼行里,对疫疾病患非常忌讳,所以疫疾将起时,也有一些提前察觉疫疾征候的口传心诀,可以让我等在疫疾将生之时,早知趋避,预作防范。”

    “这样?看来要提前储存一些避疫的香料和药物才是,这个等会儿再说。掘地而入,就算你找到那些金银,能够一次搬运完毕吗?你得把你完整的方案汇报,否则我不会同意你在这个时候动作的。”张老四说道。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张老四知道齐王现在缺少的就是钱,如果有四百万金的收入,可以极大的缓解财政压力。

    赵秉志微微笑道:“指挥使,我赵秉志做事你还不放心?简单的说来,是这样——首先要确定杨公宝库地点,估算杨公宝库储藏金银的数量和放置空间,接下来是针对杨公宝库拟订不同的处理手段,譬如有的从地底或者旁侧破入地下窖室,方便的就当即偷运出宫去了;不方便的就在地底深处另掘洞室,然后将金银全数转移到新的洞室,以方便我们再次进入偷运金银,原来的地窖则以土堵塞填满。以我的估计,这一场大疫怎么也得延续一两个月,时间足够我们搬空地底下绝大部分金银。”

    张老四细细琢磨了好一会儿,说道:“看起来还是比较可行。这需要动用不少人手,我就调几员得力人手归你调遣。宫里的原始营建图式先借给你看阅,好好的做干净些,不要把这事情搞砸了。”

    “是。”

    张老四想想:“赵秉志,你不是要买寿材,还要请和尚道士吗。顺便支了银子,把防疫药材也都买回来。”

    “好嘞!”

    张老四取了纸笔,琢磨了一下各种药物该采办多少,随即挥毫疾书,他以前走南闯北,对避瘟防疫的事项自然谙熟,几个效验的方子也是熟记在心,不一会儿就列下了若干物品药料的单子。

    赵秉志一一瞧看下来,不由咋舌道:“我只知道这避瘟丸、雄黄,在医家常用来避瘟,想不到指挥使居然这么精通,莫不是以前做过郎中?”

    “这是齐王在淮南用来避瘟的,好了,快去吧,先把那老仆知道的东西全部问出来,问完了杨公宝库地点,看看他还知道些什么楚国公府的秘密。他一定还知道其它很多东西。问的时候,注意周围警戒,不要让不相干的人知道我们问了这些事情。如果不小心让不相干的人知道,记着全部灭口,不要手软。”

    “是。我这就去。”

    “嗯,去吧!”

    ………………

    在这个看似平常的秋季,帝国宫廷中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今年对于帝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修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劳民伤财,太子杨昭的去世,给了帝国沉重的打击。帝国储君至关重要。储君的改变意味着朝堂的大洗清。而权倾天下的楚国公杨素的死,更是让朝廷大换血。

    关陇集团,山东士族,江南士族粉墨登场,各显神通。想在朝廷的这几次大变中扩充势力。特别是关陇集团,十几年来一直被打压,特别是杨广迁都洛阳后,关陇集团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