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昔日的蒙古郡主就已霍然抬头,盯着殷扬的双眼,俏脸如霜,恶狠狠道:“我把什么都交托给你了……今后你可不许辜负了我,要不然……”
神箭八雄这种适合在战场上逞威的角色也就不提了,听着赵敏叙述的殷扬,反而对金刚门的这群莽汉,在她父王死后,还肯听从赵敏的指挥感到有些疑惑。
汝阳王被刺的结果,造成年纪轻轻的赵敏与王保保,正式和元庭决裂。
可以说,明教紫白金青四大法王的重新更替,已然是大势所趋、铁板钉钉的事情!
如今,已变成无根之萍的赵敏,与殷扬继续发展感情的可能,反而大了许多!不得不说,这也是此次事件当中,殷某人的额外收获之一。
殷扬点了下头,到了这个时候也不想再多做否认。
的确,此人不除,终是殷扬的心头大患。即使,没有为赵敏父王报仇的这码子事,对其身份猜知一二的殷扬将来也必与他一会。
自从杨逍升任副教主后,殷野王顺势接替了他原先光明左使的位子。紫衫龙王黛绮丝当年下嫁韩千叶前,就有过脱离明教的意向,如今诸事已定,更是主动提出退休。而从海外归来的金毛狮王谢逊,与义子张无忌重逢以后,同样也有退位让贤、子承父业的意思……
刚猛此人,的确很刚很猛不假。
赵敏不以为意,缓缓续道:“我在宫里也曾有过不少耳目,问出当日傍晚,灭绝师太持剑偷偷闯入陛下寝宫,一路上均未被人发现。眼看就快要得手,却被一个红衣太监所阻!”
经由赵敏的一番解释,殷扬才知金刚门一脉,原是汝阳王本人一手扶持起来的亲近家臣。门内弟子的忠心程度,当然要比忠于皇室的密宗国教大得多。这也是当年忌惮西藏密宗高手的汝阳王的一招妙棋。
“放心,不过是一个苟延残喘的皇帝老儿罢了。什么红衣太监,不过是块踏脚之石。我欲屠之,易如反掌!即便真龙天子……在我殷扬的眼里,只要是活着的,就算是神……我也杀给你看!”
本来,他们一个是元庭勋贵,一个是反元复汉的起事义士,原为天生的敌对双方,绝计不可能再走到一起。不想现今的情式发展一变再变,两者先是彼此相互欣赏,乃至渐渐的产生爱慕之情。之后,汝阳王的死,更是促使赵敏与朝廷反目成仇、再无转圜余地……
殷扬听他说完,眼睛一亮,问了一句:“她来了?”
其中,大师兄刚英十年之前就被唐斩砍断一臂,后被殷扬收押在天鹰后山的武厂里进行劳改再教育。此役,老八刚决亦是身受殷素素毒针暗算,后为张翠山所擒。唯有方西墨故意放水的刚猛,得以幸运逃走。
关于修习《九阴真经》以后,功力已达超一流境界的峨嵋掌门身死一事,殷扬对此一直是念念不忘、疑惑不已,而从公孙胜那里得到的残缺情报,也只是了解了一些大致情况。
殷扬但听赵敏声音嘶哑,又见她眼圈发红,忍不住心上一软,踏前一步,伸手轻抚了一下对方的侧脸,柔声劝道:“赵敏,别伤心,我会杀了那人,为你报仇雪恨。”
锦衣玉冠,风采依旧。
几个见到赵敏势单力薄的好色之徒,更是动上了歪脑筋。若非神箭八雄、金刚门徒等高手仍在,赵敏潜伏大都城里、探听消息的那段日子,恐怕早就危机重重、凶多吉少。
殷扬闻言,瞥了一眼远远站在赵敏身后的那几名恭敬戒备、酷似保镖的昂藏大汉,嘴角扬起的笑容有些傲然:“什么胆量不胆量的。即使你的人再多一倍,你又能奈我何?”
更何况,面前这位面色如玉、温文尔雅、但却出手狠毒、武功更是强悍得有些离谱的英俊年轻人,还跟自家主人有些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
如此一来,殷扬原先那些兴奋、怜惜的情绪,瞬间收拾一清,望着气质慵懒、美人如玉的赵敏问道:“你甘冒奇险,费心潜入此地约我见面,难道就为了说这些笑话?”
只见赵敏的目中恨意一显,语气有些低沉的讲道:“当初,灭绝老尼被人施救,逃出六合塔后,拿着失而复得的倚天剑入宫行刺……这些,应该都是你的筹划吧?”
不想,这个消息竟被赵敏抢先得知。显然,身前这位父王被杀、无家可归的朝廷通缉犯,手上掌握的能量依然不容小觑。
这一手,却是原本认为最大威胁死后,余人皆不足道的皇帝老儿,所未曾预想到的。目下汝阳王死,军队一系混乱待整,竟是抽不出足够的兵力与信任的武将带兵讨伐,一时间只得默许了王保保这支武装力量的存在。
“当初,我为了对付你们,查阅了相关明教的大量历史资料,发觉你们当代的教徒中间,行事多有隐秘诡怪者,又和许多正大门派积怨成仇,势如水火。还有一些高层不自检点、为非作歹,仗着武功了得,滥杀无辜者有之,烧杀掳掠者有之,明教的声誉宛如江河日下,小打小闹还罢,难以真成什么气候!谁料……”
果听赵敏恨道:“不错,那个红衣太监,正是行刺我父王的那名神秘高手!呵呵,说来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