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倚天屠龙飞鹰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终南山下(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这片树林间穿梭不停,他的耳朵一刻未有停闲。只要一听到有任何嗡嗡异声,或是远远望见有白茫茫、灰蒙蒙的一团物事在林中疾飞,忙自改变路径,绕行过去。

    殷扬却是毫不动容的微而一笑。对于脾气暴躁,嫉恶如仇的牛鼻子老道,他谈不上有多欣赏。不过,若是除开武功,这位射雕第一出场人物,却是颇有建树的。这方面,甚至要比他的师父王重阳还要了得许多,算是全真七子中唯一青出于蓝的地方。

    直到八年之后,他的一个生平劲敌在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他七日七夜,才将他叫得实在忍无可忍,出洞与之相斗。否则,他这一副大好身手,只怕早就埋没在坟墓当中。

    殷扬一面出声轻吟,一面用手指在刻石中顺着笔划书写。果然证实,那些笔划与手指全然吻合,就似是用手指在石上写作出来一般。只是,对于如此骇人听闻的奇事,早知内中详情的殷扬,却仅是一笑置之。

    是以,如今的这片山顶上,自然也就没有了当初广厦结殿,连绵不绝的偌大“重阳宫”。

    日降黄昏,天色转暗。

    深思半晌的殷扬,果然想出一个方法。

    被美女赢了之后,竟如赌气一般,从了道宗,做了黄冠,自认为英雄义气,言出必行,确不知此种行径,几乎是以一记结结实实的耳光,扇在本来对他寄望颇深的林大美女脸上!

    这一天到达樊川,已是终南山的所在,因汉初开国大将樊哙曾食邑于此,故而得名。沿途冈峦回绕,松柏森映,水田蔬圃连绵其间,宛然有江南景色。嫌剑累赘的殷扬,虽然已将那把造型拉风的华丽宝剑传寄江南,可此时,也只得背负着“青冥”,纵马上冈。

    后来,黄药师西上终南拜访。王重阳知他极富智计,素有灵慧,便隐约说起此事,向他请教。当年的黄岛主想了良久,才自哈哈大笑,让笨蛋重阳摸不着头脑。直到第二日,才亲眼所见东邪同出一流的石上书法。

    原来,林朝英右手食指书写之前,左手先在石面上抚摸良久。而在她的左手掌心中,则藏有一大块化石丹,将石面先行化软,于一柱香的时刻之内,石面不致变硬。才能以血肉之躯,划石刻字。

    双手翻飞,指弹不停,身前的各个方向都要照顾到。这一点,却是大大考验了殷扬对暗器技巧与知觉感应的掌控能力。

    殷扬踱向后山,来到背峰绝顶,走到一块大石之前,观看其上刻字。此时天色昏暗,大石背后更是漆黑一团。亏得他目力超群,才能勉强看清。

    高约一米八三的修长虎躯,再一次无声震动……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老天爷给他面子,除了一次,险些蹭到一灌特别矮小的低树丛外,殷扬总算没有发生什么闷头撞树的滑稽惨景。这从另外的一个层面上而言,殷扬如今的综合实力,也已提高到了相当恐怖的程度!

    离开剑湖、无量山、云南大理,殷扬购骑匹马,一路北渡黄河,来到陕西。

    而令殷扬十分不屑的却是,王重阳既知林朝英对其甚有情意,甚至已有委身相事,结为夫妇之意。身为感情白痴的他却始终心高气傲,不愿先行表白,吐露爱意。假以邦国之仇推脱,一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便将林大美女的深情厚意,装痴扮呆、只作不知的抛在一边。

    当即,眼光一收,面泛微笑,立刻轻身下山,进入一片郁郁苍苍,方圆十余里地尽是树木的茂盛密林当中。

    后来,愤而出家,恰巧与北宋时期的无崖子一般,葺盖古墓,自称“活死人”……起先不肯出墓门一步,虽生犹死,认为仇恨不共戴天,誓不愿与金贼共居于青天之下!

    石上有诗,诗中有云:

    “闭眼赶路”的殷扬,身轻如燕,转折腾挪,宛若全然不受自然引力的影响。任何动作,在他的身上都显得那么协调趋使。当这身从深水潭中修行得来的另类轻功,正自发挥它那特殊作用的奇妙功效时……在殷扬正前方不远处,忽然响起一个娇柔无比的声音,说道:“你回去吧……”

    由于全派抵制激烈,并且一直都光明正大的处在抗蒙第一线上。这时的全真教,早已被元剿灭,道统虽然存在,但武功实无正宗传承。除了当年郝大通远避华山,继承了陈拓道流以外,其余几子均是客死异乡,终身再未归过终南山来。

    待觉得前有异物,才自伸掌一拍,一触借力再往上升。就这样,依样画葫芦的不几下,就已睁开眼睛,轻踏在一棵高树的树冠顶上。迎风踩枝,随势飘荡,殷扬将远方的那处白烟位置默默记在心上。翻身下树时,又是顺手采摘下几枚栗果。

    最后,林女士那句其实大有文章的“若你输了,那活死人墓就让给我住。”,又再度表明了同居厮守的明确含义。

    可惜,全真教的开山祖师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