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赶紧保证道。
“来人。”中年人对着堂外喊了一声。一个太监某样的人跑了进来。
“宣千牛卫校尉尉迟宝林尉迟宝庆。”
“是,皇上。”那太监转身跑了出去。
“臣王伟参见吾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伟赶紧跪倒在地,这可是千古明君啊,李世民啊!偶像啊!觉得这人就不一般,没想到原来是李世民!那姓刘的直接就瘫倒在地上了。
“平身,你就是玄龄兄那刚收的学生王叔溢?”李世民温和的问道。
“回皇上,正是微臣。”
“嗯,玄龄兄收得好学生啊,策论做得好很多,可是能够时刻保持一颗为国之心的却没有多少,叔溢能够从街上偶遇的一件事物就能够想到国家大计,好啊。就是朕在街上遇到这东西怕是也要错过啊。而叔溢却能够发现其中的妙处,不简单啊。这东西若是种植成功,那可是滔天大功啊!”
“谢皇上夸奖,叔溢却有奇思妙想!呵呵。”房玄龄微笑着谦虚道。
“哈哈哈,二位爱卿此时应如何处置啊?”李世民转而问道。
“启禀皇上,此事如若却似叔溢所言将可解决江北所有百姓之生计,届时再也没有吃不饱的人家了。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啊!”房玄龄满是向往的说道,他坐左仆射半年以来时刻为粮食所困扰,都快愁白了头了,这时出现红薯之事正可解燃眉之急啊!
“皇上此时应早作准备,臣觉得极有可能会成功!”杜如晦道。
“来人,传蜀王李恪,司农寺卿。”李世民喊道。
“遵旨!”一个太监在门外应了一声就跑开了。
“王叔溢,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把王伟问愣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时李世明会突然问自己,本来自己已经功成身退了,不得不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回皇上,此等关乎国之大计之事,臣年幼无知学识尚浅,不敢多言!”王伟打定主意不再搀合,自己起个头就可以了,这功劳还是让别人领去吧,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多了!
“呵呵,想不到汝年纪轻轻倒是挺稳重的么,有什么好主意尽管道来就是,有朕在没人会怎么你的!”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王伟的小心思,傲然说道。
“臣谢皇上爱护,如此臣就斗胆直言了,臣觉得此事有九成把握!而且据那人所说应该能够改善我朝粮食以谷类为主的单一状况,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增加我朝粮食产量,现在的问题是种子太少了,只有一筐。现在已经入秋,若是想要培植那就只能等到明年春天,这样即使是开始的时候可能少一些,只要一年年的培育,并且全部留种,那么不出几年时间就可以在我朝全面铺开了。当然若是有更多的种子,那就更好了,可是现在那船主已经死了,而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去哪里的路线,所以没有办法弄到更多的种子,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