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他们面临三国瓜分的局面,甚至于连老挝都有可能跑进来插上一腿,让他们更加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他们心中不寒而栗。
在这种担忧中,孙洋已经到了王宫的门口,正当他要一脚跨进去的时候,突然朝外面的暹罗贵族来了一个笑容。
笑容是如此的灿烂,仿佛在他们阴郁的天空中,洒下一缕阳光,然后把整个乌云都驱散开来。
此刻,那些暹罗贵族们感觉到,孙洋的到来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局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暹罗国王当然也希望孙洋带来的是好消息,虽然孙洋自称这是一场非正式访问,但是暹罗国王丝毫不敢怠慢,高规格的接待了孙洋,以及他的卫队。
满堂之中,尽是暹罗高官,在座的也多是国中勋贵。酒宴之中,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朝着前排看去,一个极端年轻的少年安然的坐于离暹罗国王最近的位置上,言笑晏晏,虽然举止之中,颇有一些不和礼仪的地方,不过在座的高官勋贵没有一个人敢因此而小看他。
此人在缅甸南方驻扎着数千精锐军队,都是极其悍勇之徒,听说这些军队之中,还有数百红毛夷。
对于这些红毛夷,暹罗国可是很有着几分了解,当年缅甸的东吁王朝偏居一隅之时,据说正是从一个叫做葡萄牙的红毛夷那里借来精兵,一举挫败了缅甸其他竞争者,奠定了他们如今在缅甸的地位。
同样也是缅甸的一个封建主,伙同沙廉的葡萄牙红夷一举攻破过阿瓦,很是把东吁王朝蹂躏过一番。
可以说,这些红毛夷可是让缅甸刻骨铭心的存在,正是从那些红毛夷身上,缅甸国学会了使用鸟枪、火炮。
同样,暹罗也因此了解到了那些红毛夷的厉害。
如今,这个年轻人能够像使用自己人一样使用红毛夷,可见本事非凡。
不过,真正让他们觉得可怕并不是这些,而是这个年轻人身后的势力,他是大明新贵楚王殿下的新贵,代表着楚王殿下的意志。
楚王殿下是谁,正是那个在腾越展开绝地大反攻,一举歼灭清兵云贵主力的传奇人物。暹罗的贵族们不是一群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夜郎自大的人,他们非常清楚清兵的恐怖实力,更知道吴三桂部下的强悍战力。
可是,在他们眼里不可战胜的力量,就这样败了,而且败得如此的凄惨,甚至于他们还隐隐的听说,一举打败缅甸十五万大军的白文选,只不过是带领了楚王殿下俘虏的一群降兵降将而已。
如果让楚王殿下亲自带兵出师缅甸,那又该是怎样恐怖的一种场景。
再加上楚王殿下现在声望日高,坐拥重兵,永历又当上了甩手掌柜,他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大明的意志了。
因此,孙洋在此刻说的每一句话,都极有可能在大明和暹罗两国之间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尽管他本人声称这仅仅是一场非正式的访问,代表的只是他个人的意见。
当孙洋轻轻的把酒杯放下,似乎有话要说的时候,整个宴席之中,居然没来由的安静下来,无数的眼睛看向最前面,然后听见那个年轻人缓缓的说道,“看来国王陛下和诸位大臣也感到大事不妙了,是吗?”
在座的暹罗大臣们没想到孙洋说话会如此的直白,一下子便点破了他们的心思,一些最有头面的大臣皆是默然无语,倒是一个地位低一点的大臣站了出来,说道,“孙总兵何出此言,我暹罗国兵强马壮,国泰民安,那里有什么大事不妙。”
“是吗?”孙洋依然是微微笑着,不慌不忙的吐出几个字,“暹罗、缅甸,世仇也”
“你的意思……”
那个站出来的大臣刚刚说出这么几个字,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有些东西,在筵席上心里明白便好,不用说出来,特别是像他们这样不能决定大局的官员,于是忙将后面的话吞了进去,作为一个暹罗大臣,他也不能表现得太傻不是。
其实,不用孙洋点出这么几个字来,暹罗的重臣们对于那份盟约的利害,已经是心知肚明,暹罗国王更是心如明镜一般。此时,听到孙洋的话语,更是暗加赞叹,想不到大明重臣之中,居然有人能把南洋诸国之中的复杂关系理得如此清楚,实在难得啊。
此刻,倒也不是什么矜持的时候,否则,说不得便有亡国之祸,于是对着孙洋说道,“不知孙总兵有什么主意。”
孙洋知道暹罗诸臣都是极其精明的人,特别善于左右逢源,便如他对待大明与满清一样,一边派遣使团去北京进贡称臣,一边收留大明流亡大臣,为李定国抗清提供支持,但是有时候,人是必须彻底的站稳立场。
于是,只听得孙洋缓缓的说道,“其实,国王陛下已经有了主意,不是吗?缅甸能够与我大明订立盟约,那么暹罗为什么不能跟我们订立盟约呢,甚至于我们三国组成一个同盟也不是不可以。”
“暹罗与我大明历史源远流长,诸位先辈原是我云南布政司之民,当年为了躲避元兵迫害,方才来到暹罗,然后在此立国,开创出一番基业,虽然分为两国,实则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