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帝国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挑拨之计、兵逼阿瓦(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像傀儡一般的供奉着。可是,依着永历的性子,恐怕不会开罪于手握重兵的诸位藩王。”

    不能不说,庄亲王一下子便说到了点子上,如果永历明显的居于弱势,那么纵然他们之间有着再多的间隙,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不过,听见庄亲王的提问,下首那人依然是一脸的淡然,不慌不忙的说道,“若是孙永金等人真的把永历小儿像傀儡一般供奉起来,那就更好了。纵然永历小儿比较懦弱,但是他手下的大臣们可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若是伪明仅仅只有孙永金这么一位实权人物,或许他们蹦跶不出什么,但是还有一位被册封为晋王的李定国,明军诸部多为他的旧属,就算是孙永金的军队之中,也有不少原属于晋王的兵马。如果永历给李定国写一封信,说孙永金骄横跋扈,期望得到晋王的保护,你认为李定国会怎么办。”

    听到这里,庄亲王已经是拍额称赞。

    不过,那人还在继续说下去,“如果庄亲王嫌伪明乱得不够快,还可以派人前去挑拨一二,只要让人在民间风传一些孙永金骄横跋扈的谣言,便足够让他喝上一壶了。如果永历身边再有几个有心人,把谣言之中的内容添油加醋的在他耳边述说一番,恐怕永历小儿当即便会惶恐不安的寻求李定国和白文选等人的保护。”

    这一番话出来,庄亲王再也没有半点矜持,连连赞了两个“妙”字,然后又觉得心有不足的说道,“孙永金兵多,李定国兵少,就怕李定国打他不过啊。”

    那人打开折扇,嘴角边微微闪过一丝得色,然后满怀信心的说道,“孙、李二藩开战,表面上孙系兵马赢面更大,实则胜负难料。庄亲王可还记得居住在京城之中的‘义王’孙可望否,当年可望进攻昆明之时,兵力不强么,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奔过去,面对李定国、刘文秀区区三、四万人,交水一战,竟然被打得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以至于不得不归附我朝。”

    听到这番话,庄亲王心下大喜,他正担心双方军力相差悬殊,即使打起来,也打得不够热闹呢,当下再不迟疑,急急的朝着皇宫之中奔去。

    顺治眼见这位庄亲王乐呵呵的跑来,笑着说道,“可又是你的哪位幕僚给你出了什么好主意。”

    庄亲王听了之后,忙是说道,“皇上英明,所料丝毫不差。”

    说完之后,他便将刚才那人所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向顺治转述了一遍,听得顺治频频点头,然后说道,“听你这么一说,倒确实是个主意,不如将挑拨明军一事交于他处理,若是确实处理得漂亮,帮他入个旗籍也并非不可。”

    庄亲王再次说道,“皇上英明,如此一来,那些汉臣之中的能人,便为我所用了。”

    =================

    顺治是否英明暂且不论,就算他真的非常的英明,对于现在的孙永金,对于大明,以及大明名义上的皇帝永历,甚至于整个天下的苍生黎民来说,都不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好事。

    正是顺治在位期间,永历一路仓惶难逃,逃入茫茫丛林的缅甸国境内。

    说起来,这个缅甸国原来还是大明的领土。洪武年间,大明在这里设置缅中宣慰司,直属于云南布政司,直到嘉靖年间,缅甸才得以自立一国。

    永历初入缅甸之时,缅甸王莽达喇多多少少还有点善意,但随着吴三桂、赵布泰、多尼等满清统兵大将节节胜利,莽达喇的态度也在发生急剧转变,甚至于企图以交送永历为条件,来换取清兵攻打李定国、白文选等驻扎在缅甸边境的明军。

    在原来的时空里,缅甸王的弟弟莽白发动宫廷政变,在篡位成功之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咒水之难”,将沐天波、王启隆等跟随永历流亡缅甸的一干大臣尽数杀害,然后又将永历移交吴三桂,使得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昆明被活活的勒死,并进一步导致李定国、张煌言等人倍感前路艰难,相继倒毙。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不再是一个政权,而是象征着反抗满清暴*的一种精神,是人们还能够继续奋斗下去的精神支柱。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无论是吴三桂还是缅甸王,都失去了摧折这种精神的机会,吴三桂的脑袋正像皮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如果不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如此的尽职,还不定他的脑袋会继续飞到什么时候呢。

    至于缅甸王,现在的他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悠然自得,雍容气度,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明军所谓的残军败将会如此的凶猛。

    当白文选率两万多腾越惨败的降兵降将进逼缅甸之时,莽达喇召集缅兵十五万,象千头,枪炮无数,横阵二十里,与明军决战于锡箔江。

    那一仗,只见双方的箭矢遮云漫日,双方的鸟枪弹丸犹如暴雨,大炮的声音几乎能够把天空都震塌下来。

    面对缅兵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白文选激励部众,奋勇作战。

    此时,白文选部下多是降兵降将,本来应该士气不高,但是身在异乡,只能抱团守一,面对缅兵绝对优势,丝毫不惧,争先向前。

    缅军驱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