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亲征蒙古 第一百零七章:万历七年(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蔗、花生等,只要越南人民用了,能切实感受到好处的,都要引进。另外,越南的纬度最低,日照最强,更适合三季稻的大量种植,万历下令,在越南普及三季稻的同时,提高官府对越南稻米的收购价格,这样既可以刺激当地的粮食生产,又可以为灾年屯粮,一举两得。只要越南成为了明朝地大粮仓,囤积了足够多地粮食,历史上的明末农民起义还会发生吗?

    老百姓向来是没饭吃了才造反地,所以,越南的粮食问题一定要搞好,越南百姓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但要比其他地方多上三成,而且越南当地官府官员不准行其他地方“踢斛”的勾当,如有发现,从重治罪。也就是说,不能克扣百姓粮食,官员失去的“福利”,由朝廷进行一定的补偿。

    从此,越南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归中国所有,中国的领土,又向南延伸了三千多里,站在越南的南部,你就会发现,这里南临马六甲海峡,西临印度洋……

    万历毕竟有着另一个时代的记忆,在那个时代里,越南是中国的一个邻国,所以现在它成为了自己治下的一个省,兴奋之余,多少觉得有些怪异。但是,大臣们却没有这种心思,在他们看来,越南不过是远方的一个小番国,并入明朝也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有一部分大臣担心越南地处偏远,赋税的收入不够支付朝廷治理的开支。

    万历知道,时代是有其局限性的,不能用以前那个时代的观念来看这个时代的事情,也许自己认为这次乘机占了越南有些不厚道,但是除了自己外,却没人这么认为……

    越南,这个在记忆中充满了战争、贫穷、毒品的国家,从万历七年(1579年)起,开始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