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拒蒙古是微臣的分内之事!哪敢担此飞将的美名?”
万历微微笑了笑,心道这飞将,原本是指唐朝的名将李广,若是论其功绩、论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只怕戚继光比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如何担当不起。万历顺着长城望去,看到前方有座五丈高的石台,于是说道:
“此处风大,不如我们上那高台之中看看。”
万历进到高台之中,发现里面空间广阔,若是按照现代的测量方法,怕是不下一百平方米,随同的大小官员,包括锦衣卫在内,三四十人站在里面,也丝毫不显得拥挤。台楼对着关外的一面,开了四个大口,一字排开了四门火炮,炮口对准了城下。这高台居然还有一层,万历上了楼来,发现楼上的四面,则设有无数小窗和垛台,显然是给弓箭手和火铳手打击城下敌人用的,地上的空地上,还堆放着很多火器弹药,几个士兵看见皇上来了,一起跪下,说道:
“叩见皇上!”
这一切,万历都很是满意,以这个高台的防守能力,没有攻城器械的蒙古兵,是断断攻不下来的,再透过小窗看长城的远处,百步开外,又有一座高台,与这一个没有什么两样,绵延开去,整个长城,不知道有多少高台。
“戚将军,既然我大明有这等防御工事,为何当年还那么轻易地让蒙古骑兵入侵,莫非这些城台上,都没有派兵驻守不成?”
戚继光说道:“皇上,这些敌台,都是微臣任内所盖,以前的长城,是没有这些敌台的。”
万历有些惊讶,在自己的印象中,长城本来就是墙和台的组合,莫非这些敌台也是戚继光发明的不成?
“以前没有敌台,难道士卒们只靠这些边墙防守?”
“回皇上,以前是有一些砖石小台,但是它太过矮小,既不能保护将士,又没有地方贮存军火器具,台与台之间,又没有什么联系,敌人只要登高发矢,守军就很难固守。微臣所造这敌台,蓟州境内有一千余座,每两座敌台之间,相隔不过百步,无论台上台下,都有驻守士兵,蒙古兵一来,烽火一起,士兵们登台射出铳箭,敌台之间相互声援,可以御敌。”
万历心中恍然,八达岭长城就是在这蓟州境内,敢情自己在现代看到的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那高大的敌台,就是戚继光的杰作。
“戚将军为了大明守卫边土,真是用心良苦啊。”万历感慨道。
戚继光闻言,知道皇上这次亲巡蓟州,已经是对自己大加赞赏,现在时机已到,他说道:“皇上,微臣有一事,事关边防百年大计,欲禀告于皇上!”
万历转过身来,说道:“戚将军但说无妨。”
“皇上,微臣曾于嘉靖年间提过此议,朝廷未准。这两日,微臣见皇上文韬武略非凡,对微臣所为也赞许有加,所以斗胆再次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