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上,直到隆庆皇帝调了戚继光前来,这才彻底改变了一切。
蓟州城外,早已林立着无数兵马,当先数名将领,看到万历下了马来,一起趋上前来,跪拜道:
“末将参见皇上!”
“平身。”万历看着当先一名将领,头戴红缨尖顶镀金盔,身批银色鱼鳞铠,腰盘玉带,想必就是戚继光了。玉带除非是皇上亲赐,不然只有一品大员才可以佩戴,戚继光被封为少保,官居一品,在这蓟州地界,除了他还能有谁敢戴此玉带?
“朕小时候常听父皇说起戚将军的事迹,朕神往已久,今日一见,将军果然气度不凡。”
这句话是万历在路上早就准备好了地,生怕自己见了历史名人,会出现忘语的情况。
事实证明,自己的顾虑是对的,戚继光一如想象中的那般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相貌也跟自己在这个世界看到的大多数名人一样,并不是十分出众,可以说是相貌平平,但是他的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气势,这是一种多年战场上熬出来的气势,足以让万历有些心神不宁。
戚继光看了万历一眼,忙低下头,恭恭敬敬地抱拳回礼:“皇上过誉了!皇上远道而来,微臣已在敝府安排妥当,请为皇上接风洗尘!”
“嗯,有劳戚爱卿了。”
万历带了兵部尚书殷正茂、顺天府尹高启愚、神机营、锦衣卫将领赵士、肖大路、沈有容等人,在戚继光指引下,进了蓟州城中,没走几步路,就来到了一座大衙门前。
衙门前是一处巨大地广场,看失去可容纳千人,衙门有一个主门,两个次门,主门上书写着五个大字:“蓟镇总兵府”,门前一道高大地影壁,两侧还有装饰豪华的桓表是可容纳千人之多,场侧一座高台,台上设有弓箭刀枪等物,显然是戚继光平时练身所用.直的甬道直通大堂,万历看那堂屋,富丽堂皇之极,屋后又隐约可见无数楼宇,不由得暗暗心惊:建这么大地一座衙门,得花多少钱哪……
万历进了大堂,坐上了正首主位,说道:“诸位爱卿都坐吧。”
众人谢了恩入座,戚继光说道:
“皇上这次亲巡,微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万历刚要说话,不料殷正茂率先说道:“远迎之事,本来就应当交给刘总督等人,戚将军担任武职,甲冑在身,自然有所不便,又何必请罪呢。”
万历微微有些惊讶,殷正茂这么说,显然不是在帮戚继光,不知道他们两个上下级之间有什么过节,殷正茂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一向以武官自喻,又是兵部尚书,也许是他看到老部下在皇上面前失了礼仪,怕有损武官的地位,他心中气恼,这才出言相激。
万历饶有兴致地看着戚继光,想听听他怎么应付这“甲冑在身,有所不便”的暗语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