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医圣(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一天,万历和三位大学士在文华殿开了朝会,朝会上,申时行和张四维对各地税课司的官吏选任方法发生了分歧,两人争辩不休。申时行主张从各地地方官员择优选任,张四维则主张由吏部负责从科贡监生“拣选”。

    申时行的理由是地方官员有资历、而且已经熟悉当地税务,而张四维的理由很简单,历来文官归吏部,武官归兵部,既然是新职,自然应该由吏部亲自选任新官。

    万历知道,如果按照申时行的方法,虽然官员们熟悉当地税务,但恐怕更熟悉当地商人吧,这样容易造成官商勾结,而且选任新官的话,这里面还牵涉到一个官员以新换旧、更新换代的问题,所以自己是倾向于张四维的。

    但万历并不参加争辩,只等他们两位引经据典、说得差不多了,然后自己稍微暗示了下,说句某某某所言甚是,申时行会意,不再多说,税课司选官就按照张四维的办法定了下来。

    朝会结束,万历回到乾清宫后不久,肖大路前来觐见,带来了十来本奇文异书。

    万历拿起第一本,见书名是《紫箫记》,他并不认识,翻开扉页,看到作者署名是清远道人,亦不认识,本想放到一边,但转念一想,反正无事,不如随便看看。这一看不打紧,万历虽然古文并不十分精通,却也能看出书中文笔细腻,清新俊逸,非有大才之人绝对写不出来,万历不再细看,问肖大路道:

    “这本书作者是何人,现在在何处?”

    肖大路走近前来,待看清楚了封面,说道:“回皇上,这本是朝中詹事府汤主簿所著,流传于民间,被微臣一属下寻得……”

    “什么汤主簿,他全名叫什么?”万历打断了肖大路的话。

    “回皇上,他叫汤显祖。”

    “汤显祖?”万历讶道,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名字自己绝对听说过,待细细回忆过后,便想起来了,是了,西方莎士比亚,东方汤显祖,那个写出《牡丹亭》、写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大戏曲学家:汤显祖。

    “他现在在朝中任詹事府主簿?”万历自言自语道。

    “是的,皇上。”

    万历心中暗道,这个汤显祖才华横溢,也许不久之后,他就会写出那本著名的《牡丹亭》,自己如果妄自召见,会不会造成这本戏曲名著胎死腹中?印象中这个汤显祖仕途不顺,现在的主簿似乎就是他的最高职位了,后来因为得罪了申时行而被贬,那么历史上,是否他是在失意的时候,才决定放弃从政的理想,寄情于戏曲文学?才会创作出后来流传千古的名作?

    心念及此,万历决定,自己平时多加留意他就是了,不宜加以干涉,且看事情发展再定,朝廷失去一位有才的大臣,影响不大;但文学界失去一位大剧作家,那就是一大遗憾了。

    万历看着手中这本《紫箫记》,心里面想着等下留给王皇后看看,也许她会赏识也说不定。万历将这本书放在一边,继续拿起第二本书,见书名是《山居杂记》,有了第一本的经验,万历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页,却发现不过是一个不知名文人的游山记录,毫无价值可言,不禁有些失望,再看了几本,也都是诸如此类,万历不感兴趣。

    待翻到最后第二本书,万历见到封面上赫然是四个大字:《本草纲目》,他惊地站起身来,也不顾肖大路还站在一旁,一边在殿中踱着步,一边手捧着《本草纲目》翻看起来,没看几页,心中已是确定无疑:原来一代医圣李时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还已经写好了《本草纲目》。

    肖大路在一旁,讶异地看到皇上对很多文人的墨宝不感兴趣,却对一个医生的图画本反应强烈,看来这些不入主流的书才是皇上喜爱的,他心中暗暗决定了以后收寻奇书的方向。

    “这本书的作者现在何处?”万历急切地问肖大路,打断了他的思维,肖大路忙回道:

    “回皇上,这本书的作者叫李时珍,现在就在京中城南。”

    万历心道,我自然知道他是李时珍,不过他就在京中?印象他是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悬崖峭壁,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过了无数药材,这才写成了这本医学巨著,如今已经成书了,他来京中,莫非是为了……

    “肖爱卿,你们是怎么弄到这本书的?”

    “皇上,这李时珍原本是前朝太医,他写成这本书后,背着书来到京中,想来请王世贞替他写序,可是王世贞已经不在京中,他就自己手抄了几本副本,送去给以前的同卿,请求他们出银为他刻版出书,也是杳无音讯,皇上手中这本,就是微臣从朝中杨太医处得来的。”

    是了,历史上的李时珍成书后奔波十余年,到处求人,只为了《本草纲目》能出书,无奈直到他死去,也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书出版。王世贞是文学界泰斗,此番他来京中,求王世贞写序,无非是想借着王世贞的名声以出版此书,可惜,王世贞已经被自己遣返回乡了……

    “肖爱卿,事不宜迟,你马上去请李时珍前来见朕。”

    “是,皇上。”

    “等等,”万历想了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