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十岁太子,何以治天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一字一顿的发言,慢条斯理的动作。从辰时到午时这半天时光,竟是都耗费在这两个仪式上了。

    虽然身为主角,但陈逸军对这种隆重仪式的感觉只有两个字:无聊。

    好不容易把仪式都客串完了,陈逸军又被太监宫女们簇拥着抬到了乾清宫。

    陈逸军知道这乾清宫以后就是自己日常起居的地方了,乾清宫殿门口早站着一个太监,看见皇上到了,上前说道:

    “皇上,该传膳了。”

    陈逸军一看,正是那王德,当下下令传膳,便走进殿门,细细观看起来。这乾清宫一点也不比中极殿小,都是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屋顶正中挂着铜胎鎏金宝顶,屋梁上贴描金龙和玺彩画,四周则雕刻着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如龙、鹤、龟、凤等,门窗上饰着三交六菱花图案,现在这些门窗大开,采光充足,站在大殿之内,就如同殿外一般明亮。

    尚膳监的工作效率惊人,陈逸军就这么站着看了一会,早有很多太监摆好了膳桌,菜已经一道道的传了上来。大约十分钟的样子,八道大菜,四个小菜,两个汤,已整整齐齐得排列在膳桌上。

    陈逸军一入座便觉得不对劲,问站在一旁的王德道:

    “就朕一个人用膳?”

    “回皇上,是的。”

    “那太后呢?”

    “两位太后娘娘在后宫用膳。”

    这怎么行?母子不在一起吃饭,这让来自现代的陈逸军很不习惯,虽说皇太后他还不熟,但正好可以在吃饭时联络感情。心念及此,当下说道:

    “把这些膳食移到母后那,朕要过去与母后一起用膳。”

    “这……”王德为难道。

    “怎么了?”

    “回皇上,这……皇上不在乾清宫用膳,这不合规矩。”

    “哦这样啊,”陈逸军想了想说,“那去请两位母后来乾清宫总可以吧?”

    “小的这就去请二位太后娘娘。”

    王德说完就往门外小跑,陈逸军却叫住他:

    “慢着,朕要亲自去请。”

    万历的生母李氏,是当年隆庆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从民间娶的妾。她从小在京郊宛平长大,父亲是个泥瓦匠,身份卑微,而隆庆正妻陈氏,则是富贵人家出身。万历是隆庆第三个儿子,但他的两个哥哥都相继夭折,嘉靖45年,隆庆在没有当过一天太子的情况下就坐上了皇位,万历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他的生母李氏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妃。

    虽然已经贵为皇妃和太子生母,但李氏还是对她的卑微出身耿耿于怀,平日里非常敏感,生怕别人看不起她,这一切张居正都看在眼里。隆庆六年,只当了6年皇帝的隆庆驾崩了,在张居正和冯保的努力下,遗诏加封李氏为慈圣皇太后。这“慈圣皇太后”别看只有五个字,却是意义非凡,以前皇妃不管有多么受皇帝宠爱,只要皇帝一西去,新天子即位,皇妃只能晋封为皇太妃,地位就比太后差了许多,每天都要早起到太后寝宫请安。现在李氏既然被封为皇太后,陈氏尊号“仁圣”,她也有尊号“慈圣”,完全跟陈氏平起平坐了。

    陈逸军知道,早上起床时来叫他的,就是这李氏了,历史上,这李氏可是个重要人物。所以他亲自坐轿,先去了坤宁宫请了仁圣皇太后,又去慈宁宫请了慈圣皇太后。等二位太后随皇上到了乾清宫,时间已过了小半个时辰。

    “皇上刚刚登基,诸事繁忙,何必来请我们共进膳食,莫不要误了时辰。”陈太后当先入座后说道。这陈太后长相一般,远远比不上李氏,但却慈眉善目,举止端庄,说话细声细气的,在万历面前,总是微笑着,言语很是客气。

    李氏就不同了,她看到皇儿今天第一天登基,就能想到来请她共同用膳,很是高兴。待陈太后入了座,她也就座说道:

    “皇上肚子可有饿着?”

    “肚子再饿,也得先想着两位太后才是,来,母后请用膳吧……王德,你干什么?”

    原来那王德已经招呼了五、六个宫女准备撤走菜肴,听到圣上发问,忙回应:

    “回禀陛下,这些菜都有些凉了,小的给您换了,着尚膳房再传些过来。”

    陈逸军看到桌上的汤还冒着热气,这才过了小半个时辰,哪里便凉了?说实话,前世在公司中秋聚餐时,十来个人也才吃这么多道菜啊,而且肯定没有正宗的宫廷菜这般色香味俱全,看着这一桌菜肴要被换掉,心中着实感到可惜,于是说道:

    “朕今天刚在中极殿上说过节用爱民,怎可如此铺张浪费,不用换了。”

    “是,皇上。”王德忙打发走宫女,退到一旁站着,在他心中,只觉的这小皇上一会儿要与母后共膳,一会儿又不准换菜,实在有点难以揣摩。

    “皇儿,早上哪位大臣在中极殿上问你?”李氏说道。

    这个问题问的奇怪,原来李氏以为是有大臣在中极殿上向皇帝问话,所以皇上才回答要节用爱民等等。陈逸军知道李氏想错了,回道:

    “母后,是皇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