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指点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空灵之境(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

    通过交谈发公孙易秋现郭嘉不但知识十分渊博,在军事谋略上也十分精通,而且文学艺术、历史地理都有涉猎,再加上郭嘉口才极佳,令公孙易秋感到十分钦佩。谈笑风声的气度,清新儒雅的谈吐令帐中所有人为之倾倒。而让众人最没有想到的却是公孙易秋以如此年轻的年纪所拥有那渊博的知识,驳杂的奇艺令众人更是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在郭嘉看来面前这位少年将军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年龄如此年轻,但却令人看不透。,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魅力。谈吐之间隐约显露出浑然天成的恢弘气势令人为之臣服。

    郭嘉心中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孩童绝对不平凡的人物,年纪虽小,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智慧与知识,以自己博文强记的能力,饱读史书的才华,平日里相当自负的自己居然在这个孩童面前占不到丝毫的上风,郭嘉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觉公孙易秋神秘莫测,身上有无穷的奥秘。两人真是惺惺相惜,天南地北,琴棋书画,无一不谈,二人越谈越投缘,在公孙易秋吩咐帐内其他各位将军回去休息后,两人居然秉烛夜谈直到三更时分,萌身生倦意后才同榻休息合衣而眠,令旁边一直陪伴的众侍卫紧张一宿的神经依然没有松弛下来。

    雨后的清晨是非常爽朗,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描了青黛的美丽画卷,放眼望去皆是绿意。隐隐约约、春意盎然。雨后的早晨更是迷人。只见远出的山上烟雾弥漫,犹如人间仙境,看得人如痴如醉。

    一缕晨曦透过帐帘的缝隙投落到帐内软榻睡卧的两个人身上,公孙易秋豁然而醒,多年来养成的生息规律促使自己从睡梦中醒来,丝丝倦意仍不住的侵袭而来,公孙易秋连忙起身盘膝端坐运起道门心法无为诀呼吸吐纳,正如老僧入定,进入物我两忘,极玄奥的大乘内家静坐。渐渐心定神活,丹田升起一股暖流,布运全身,四肢百骸之间,登时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夜间熬夜的疲惫瞬间一扫而光,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看了看身旁尤在酣睡的郭嘉不自觉的轻轻摇了摇头。公孙易秋心中暗想:“读书人终归是读书人,任他如何风liu倜傥,满腹经纶,夜雨的淋侵与通宵的熬夜身体也不堪重负需要休息!”思恃间,翻身下床掀起帐帘走出帐外,一阵清爽的晨风拂过,空气中散发着清新潮湿的泥土味。公孙易秋通过昨夜与郭嘉的交流,现在的心情格外的舒畅,走到帐旁空旷之处,练了几式家传绝学拓拔七式略微活动下身体。公孙易秋对于武术向来都报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于招式的运用基本是将将达到熟练而已。始终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家上乘之选。所以对于师傅,父亲所传授的武功都仅仅是掌握而已,只有师傅传授的无为神诀内功心法公孙易秋却是极为用心,潜心苦练,已经略有小成。

    身体活动开后,接过侍卫递过的面巾擦拭尽脸上的汗水后,转身问道:“郭公子可曾起身。如果起身请他和我一同用膳”

    “少爷,郭公子依然安睡,未曾起身。”一旁贴身侍卫应道

    “哦,既然郭公子没有清醒,你们就不要打搅他休息了,现在离我们一会进城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去等山一游如何?”说罢,拔腿就往山上跑去,一阵欢快的笑声随即而出。

    众侍卫对视了一眼,摇头苦笑急忙尾随公孙易秋直奔山顶攀去。山脚松杉挺拔,浓荫蔽天;山腰绿竹婆娑,摇曳多姿;山顶杂花生树,叠翠飞红。众人登到山顶处,驻足山头,却发现这里是云海的世界,瑰丽奇幻。云从谷底冉冉升起,先是一丝丝,一绺绺,轻纱船地游移飘忽,渐渐扩展、聚会、上升,像一团团棉絮,一股股浓烟,倏忽间波翻浪涌,充塞天地之间,明净澄清的空间,顿然云腾雾绕,一片朦胧。置身其间,真有飘飘欲仙之感。公孙易秋望着这眼前如诗如画般美景,虽然自己在天柱山经常可以观赏到这奇异之景,但由于此时的心境不同以往所以观此佳境也不禁为之感叹。神州大地乾坤山河是何等壮丽无比,但如今却是战火连绵,生灵涂炭.思虑间公孙易秋随着这飘忽不定的云雾不自觉的运起无为诀心法,盘膝坐好后居然瞬息进入“无视无听,抱神已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的境界之中。只觉得一股热流顺着前胸任脉直下“丹田”在“丹田”处停了一会,直下“会阴穴”,过“尾闾”,沿督脉而上,慢慢通“玉枕穴”上到“百会穴”处,完成一个周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